在自身不出產疫苗的地區,能一早為當地居民購備足夠疫苗的政府並不多。從這個角度來看,特區政府的準備工作算是做得不錯的。只可惜,香港有一部分人對接種疫苗並不熱衷,以致香港能否在半年內達到群體免疫效果亦成疑問。
拒打疫苗的人,通常以自身的健康狀況不符合接種條件為由,但亦不排除有部分是受反對派影響,而採取不合作態度。如屬後者,實在害人害己,愚不可及。
香港人的壽命,全球最長,反映香港一般人的健康狀況不應比其他地方差。因此,沒有理由香港不適合打疫苗的人會比其他地方多這麼多。很明顯,有部分拒打疫苗的人,是基於政治偏見,或對打疫苗的風險有錯誤的認識。
有人說,這是政府解釋不清的結果,但我覺得部分傳媒亦有一定的責任。他們常有意無意間誇大接種疫苗的風險,並對錯誤的觀點缺乏足夠的批判。很多烽煙節目的主持人,在遇到民眾有錯誤看法的時候,都沒有積極加以糾正,而電台的管理層亦任由這些情況長期存在,這才導致一些過慮的觀點在社會上廣泛傳播。
新冠肺炎的疫情在香港已肆虐了一年半,社會的正常生活被打亂,有些行業更處於近乎停頓狀態,盡快接種疫苗應是走出這種困境的不二途徑。為此,香港的商界拿出了很多極吸引的獎賞,以鼓勵民眾接種疫苗。令人費解的是,這種對社會有利的行為,竟被有些別有用心的人,譏笑為替政府「谷針」,而且從一開始就被預判不會有成果。
事實證明,商界的做法效果明顯,最近單日的接種量已突破七萬。若這樣的速度能夠持續,只需多三至四個月的時間,香港已可以有集體免疫的效果,社會就可以逐步恢復正常。
其實,那些有條件打,但至今仍未打疫苗的人,應該早打為上。因為疫情已在全球蔓延,現在是誰也阻擋不住了。不種疫苗的話,遲早會被感染,直到全球大部分人體內都出現抗體,疫情才會緩和。
要身體出現抗體,有兩種途徑,一是打疫苗,二是真的被病毒入侵,前者的風險遠比後者低;有得選擇,沒有理由捨前者選後者。雖然,接種疫苗後一樣有被感染的機會,但接種後出現重症及死亡的個案極少。這總好過叫自己的身體,在沒有抗體的情況下,去面對死亡率接近2%及重症可引致嚴重後遺症的病毒。
有人說,香港的疫情並不嚴重,可等別人接種先,待社會有了集體免疫能力後,自己就可以不用面對打疫苗的風險了,但一個地區有了集體免疫能力,不代表這個地區未打疫苗的人也有免疫能力。屆時,香港會開關,任由外地人來港,未打疫苗的人一樣有中招的風險,只是香港社會已不會因個別人士受感染而導致社區擴散。而受感染的人,則一樣有機會變重病,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