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7-11-20 06:00:00

不設最低消費的體會

分享:

咖啡廳的功能從來都不止於喝咖啡,對於顧客來說,更主要的用途是用來打發時間。而對於自由工作者而言,咖啡廳應該是最理想用來工作地方,只要店裡有WiFi再加自己有一部平板電腦,瞬間就可以將它變成自己的工作室,有些其他行業的使用者例如保險業等等更會將咖啡廳變成會議室,接見客人跟進保單。始終相比起自己租一個辦公室,在咖啡廳消費,對於自己的經營成本來說一定便宜得多。


有見及此,咖啡廳陸陸續續開始定了不少規則,例如像餐廳一樣定下用餐時間,有些更列明每人都有點一杯飲料之外,更要你至少點一個甜品等等,有的更會有侍應定時走過來很有禮貌地關心你是否「口渴」要不要多點一杯,潛台詞就是說你係時候上路了。總之你有張良計,佢都有過牆梯,始終人家都要維持經營成本,缺乏自律底下,這惡性循環停不了。


話雖如此,但我這幾天去了台北工作時發現了一間從不趕人走的咖啡廳,而且更沒有最低消費,也沒有用餐時間,你沒有點甚麼也可坐足一日。對於此Cafe的營運方式,一般人都覺得匪夷所思。但正正因為這營運方式,顧客的同理心通通都跑出來。


我問過店員,他們說顧客用餐時間比以往短,消費也比以往多。當然,點一杯坐六個鐘的仍大有人在,即使有客人在排隊等位中,他們都只會跟在排隊的客人說聲抱歉,因為他們滿座了,而不會催促店裡任何客人。而那位沒消費一蚊的客人,或許他只需要一個地方給他面對自己難處,那只要咖啡廳先給對方多一點自由空間,他們在這空間之中更容易找到自律一面,更希望的是,每一位來到的客人都能夠滿滿足足的離開。

adblk6


的確,自由很容易使人放縱,不過若然只要你有足夠的自由,自律就自然建立起來,因為自由只是求生的一種方法,並不是人類存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