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1-11-10 04:30:00
日報

不講民主自由的所謂共富只會製造災難

分享:

追求烏托邦式的所謂公平、解放或共富,最終只會造成災難;歷史上口號叫得最響亮,陳義最高的政治宣傳,大都是以悲劇收場。

1930年代初的烏克蘭大饑荒,就是政權認為體制優越,不需要民主,也不需要自由,生產力仍可大幅提升,足以令人人富足。結果是定下的指標滿足不了徵繳的要求外,還對原有的生產基礎造成嚴重破壞,造成大面積失收,餓死了七百萬人。差不多30年之後,中國大地在「大躍進」的口號下,結果是把30年前烏克蘭的悲劇以更嚴重的後果重演。

七十年代中,赤柬奪下了紅色高棉,為了走向他們宣稱的解放與富足,就要抹去城鄉差異,要消滅城市,強制把人口向農村遷徙;要打破階級壁壘,就要把知識分子清洗屠殺;要共同生活富足,就甚至要取消貨幣。結果是全國三分之一人口死亡。到今天,貪腐與貧窮的幽靈仍然在柬埔寨瀰漫不散。

這些災難之所以一再重演,關鍵就是因為權力沒有得到制衡,民主被專政否定了,人權自由也得不到保障,結果是讓英明領導及官僚製造了一次又一次的災難。

波羅的海三個小國,包括愛沙尼亞,拉脫誰亞及立陶宛,在蘇聯集團統治的階段,經濟發展水平與鄰近的芬蘭及瑞典可說是差天共地。更災難性的是成為了人口壽命預期最短的幾個歐洲國家,自殺比率也曾是全歐最高。

但自從脫離了東歐及蘇聯集團之後,三國瞬即建立起民主制度及對自由及人權的保障。這30年來,幾國的經濟發展都轉向平穩,經濟長足改善,穩定地融入世界主流,各項人文及社會發展指標都在持續攀升。雖然仍然遠遠未及北歐四國般達致共同富裕,但前景趨向樂觀。這種前後在體制上的差異,與經濟發展及社會狀態上的前後分野,又是另一個例證,足以說明民主及自由才是推動經濟發展、達致社會富裕的根基。也唯有在這個根基之上,才有條件講「共同富裕」。
周三、五刊登

不講民主自由的所謂共富只會製造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