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方的主要傳媒都唱淡中國經濟,連美國總統拜登也赤膊上陣,加入這場大合唱。他們的主要理據是,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房地產業已泡沫爆破,債務違約的情況還在蔓延,至今沒法收拾。此外,連一向傲視全球的中國製造業,最近亦面對訂單不足的壓力。即使防疫措施已全面取消,中國的商品出口仍然出現下行壓力。這種情況已令中國的青年失業率,高達百分之二十以上。西方的聲音因而認為,所謂中國經濟的上升長波已經告一段落。
不過,海關總署日前公布的數字卻顯示,中國的經濟表現正出現轉機。8月份的進出口總額達5,013.8億美元,是今年3月以來,首次重上5,000億美元以上。雖然,這個數字若按年計還是有8.2%的跌幅,但按月計卻微升了3.8%。其中出口按月升了1.1%,入口按月升了7.6%。入口的升幅雖然比出口多,但中國的外貿仍有盈餘684億美元。這個數字世上沒有一個國家有得比,因為傳統上貿易有順差的國家,日本和德國,近年在貿易上的表現都遠遜中國。只是西方國都只說中國比以前差了,卻沒有指出中國的表現已比其他國家相對好很多。
值得指出的是,8月份中國是入口增長得比出口快。這顯示中國的內需開始有所改善。其中除了有源自人民的消費增加外,還有部分可能源自製造業對原材料與零部件的需求。後者代表下一階段的中國出口,可能會有進一步的增長。
這種估計與8月份的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亦有所改善相吻合。8月份中國製造業的PMI回升至49.7,只差0.3就可以超越50的榮枯線,得以重返擴張區間。
其實,自今年3月以來,中國的出口狀況一路都不太好,若按月計,基本處於一條下跌通道,到8月份才見底回升。希望這種趨勢一旦扭轉,升勢可以持續一段時間。屆時,人們對中國經濟前景的看法,應會再次顯得樂觀。
依我觀察,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仍是趨向上升的,現只是上升過程中一次較大的反覆罷了。這次反覆主要由西方的刻意打壓所造成,加上內地自己亦在經濟政策上作了一些新的嘗試,令有些企業在運作上受到一定的折騰,產能多少有點折損。
幸好,中國經濟的確甚有韌力,即是在西方全方位的打壓下,加上內部的運作仍有點不順暢,中國的製造業仍不斷有新亮點。譬如,中國電動車的出口,最近就叫人耳目一新,性價比遠勝日本與德國的同類產品,相信很快就可以行銷天下。
此外,華為最近又重返手機市場,新款的Mate 60 Pro+,所用的芯片,基本上都是中國製造,一樣可以達到5G級數,反映美國對中國的制裁,長遠只會減少中國對美國的依賴。美國或許可以拖慢中國經濟一段時間,但不可能永遠不讓中國有崛起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