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到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除了加強中俄關係外,外界還關注他在俄烏局勢上能否起一些積極作用?中國媒體在習近平出發前,已就這問題放出空氣,力求增此行的吸引力。不過,習近平訪問完畢,離開俄羅斯之後,仍未見有甚麼公開的動作。至本文截稿為止,還未見外傳的習近平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對話的消息(也許以後有)。
與之相反的是,俄羅斯在習近平離去後,就用導彈和無人機攻擊烏克蘭。那麼,是習近平調停不果?還是俄羅斯耍兩面派手法?還是別有原因?
其實,只要對中國在俄烏戰爭的立場有所認識,就不會糊塗了。中國深知,俄烏戰爭其實是俄美和西方陣營的矛盾,這是根本的矛盾,怎樣調停也調停不了;況且,假如俄羅斯失利,西方的下一個目標就是中國。所以,中俄別無選擇,只有連成一氣(至少表面上)。不過,如果中國全面側向俄羅斯,待西方陣營「搞掂」俄羅斯後,中國的日子就更艱難了。所以,也要在俄烏戰爭上「作一些貢獻」。於是,習近平與澤連斯基對話的消息就在這種背景下出現。
但中國也清醒,即使「習澤對話」,也解決不了問題,因為烏克蘭背後是美國,俄烏局勢更不是中國能發揮作用的,所以中國自然考慮自己的利益。綜觀形勢,中國最好趁機製造與俄羅斯「背靠背」之勢,馬上從俄羅斯身上得益,例如售華石油減價,俄羅斯石油南下到其他國家,中國也可名正言順賺取交通運費,即你情我願的「買路錢」。此外,俄羅斯過去不願向中國出口的產品,現在也要談了。可以預見,中俄兩國的貿易將有顯著增加。
至於與烏克蘭的關係,中國的影響力雖然不及美國,但也略有經營,例如人道支援。與此同時,作好願意調停的準備,俟機而動,也毋須甚麼本錢,至少本小利大,因為中國給烏克蘭的支援跟中俄貿易比較,是數百萬與數千億美元的差距;中國給俄羅斯的各種贊助也以十億美元計算。總之,國際政治就是波譎雲詭,難分對錯。哪一個國家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俄烏如是,美歐也如是。從這個角度看,也難怪中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