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8-08-10 06:00:00

免費手機App背後的代價

分享:

由消委會主辦的消費權益新聞報道獎,可說是傳媒行業每年盛事,傳真社今年有幸憑樓宇維修調查報道及來電攔截App涉侵私隱報道,奪得《調查報道》及《新聞/特寫/評論》組別銀獎(圖),今日先跟大家分享手機App報道的故事。
 

兩篇於2016年及2017年發表的來電攔截App報道,揭發多款「號碼攔截」手機App部分功能涉侵私隱,引起公眾名人、涉事公司、媒體及監管機構關注,有程式開發商在報道後即時關閉相關功能。

報道源自記者朋友Stella遇見的一樁小事。16年10月,Stella向記者指,自己Call的士時,司機竟能說出她的名字和工作機構,Stella細問下發現,司機安裝了「號碼攔截」手機App。原來凡下載該app的用戶,會將自己手機通訊錄上傳成公開資料庫,該app全球累計已有過億用戶,Stella的資料就是如此,在她不知情下被收集及使用。

這樁小事,引起記者好奇,調查後發現背後涉及廣泛的公眾利益。個人私隱為全球關注議題,僅藉著一個電話號碼,已可查出資料當事人的姓名、暱稱、所在地區,甚至工作、社交網絡或電郵帳戶等,如資料被不法之徒收集,或成電話騙案的源頭。

第一篇報道發表後引起公眾迴響,記者不久再收到讀者報料,指另一個手機app也有類似功能,更提供關鍵字搜尋電話號碼功能,容許用戶以人名、機構名稱等直接搜尋其他人的電話號碼,有高官名人到私隱專員都「中招」。

記者重新審視首篇報道中仍未探討的角度,決定從條例入手,報道該app如何收集、使用及在海外儲存用戶資料,分析現行條例不足之處。香港《私隱條例》自1996年實施,是亞洲區內首個為個人資料私隱立法的司法管轄區,但「禁止資料使用者將個人資料轉移至香港以外」的第33條至今仍未生效,現行法例對個人資料跨境轉移,並無任何限制,以致《條例》未能全面保障市民個人資料。

在人人都有智能手機的年代,報道揭示了手機應用程式開發商,如何從用戶手機收集其個人、朋友資料,並轉化為公司龐大的數據庫,變相侵犯了當事人的私隱權;而部分「免費」服務,其背後代價可能是「出賣」個人和朋友私隱,值得公眾警醒。

adbl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