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4-03-27 04:30:23
日報

內地經濟有轉強跡象

分享:
C觀點

C觀點|內地經濟有轉強跡象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今年首兩個月的經濟數據,大體表現比預期中好,顯示今年的GDP增長目標5%,並非如西方傳媒所說,只是一個不切實際的良好願望。

表現優於預期的,是固定資產方面的投資。總體增加了4.2%,如果扣除房地產開發萎縮帶來的拖累,民間的專案投資上升了7.6%,而高技術產業的投資更增長了9.4%,增速較整體固投高5.2%。

投資是經濟成長的基礎,沒有新增的投資,經濟就不會有新的成長。當然,光是增加投資是不夠的,還要投資得當,投資才會有應有的成果。中國過去在基建方面其實已投資了不少,無論是高鐵、機場、碼頭、電廠、水利工程等,都已超建,回報效益不顯。再增加投資只會造成浪費。

國家有見及此,正逐步把固投的重點轉移到高技術行業,以推動新質生產力的形成,令固定資產的投資可以取得更有效的回報。其成果是,工業增加值的分類中,製造業增值7.5%,當中半導體器件專用設備更大幅成長了41.2%。這顯示把側重點轉移到新質生產力上的國策,正在發揮作用。

然而,在大好形勢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只按年增加5.5%,勢頭遠不如去年初疫情剛過去的時候,出現這種情況的一個主要原因,估計與內地樓市仍未走出困境有關。

房地產是內地老百姓最熱衷投資的領域,人們手上的財富,主要以持有房地產的方式來存放。可惜內地的房地產自2021年以來,基本上仍是跌過不停。今年首兩個月,新建商品房銷售總額只有10,566億元人民幣,按年減少了29.3%。

adblk7

如是導致開發商的資金回籠速度不足以應付即將到期的債務。在這種情況下,開發商惟有削價求售,以加快資金回籠的速度,房地產市場因而被開發商的自相殘殺弄到一蹶不振,老百姓手上的資產因而被大幅蒸發。

這種來自資本帳的衝擊,可以是十分沉重的。內地的內需沒法提升,看來應與老百姓覺得自己手上的財富大不如前有密切關係。中央政府亦覺得問題嚴重,希望能及早加以處理。

據聞,其中一種處理方法,就是像香港那樣,撤銷對購房者的資格審查(即撤銷限購措施)。現尚待拍板的,是一次過全撤,還是分階段逐步減辣。香港的經驗,是前者效果遠比後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