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經不覺做了初創mentor差不多6年了,回頭想想,搞初創的人心態轉變大,整個初創生態圈變化更大,自己的角色也跟著轉變了。
6年前,應朋友邀請,參加了中大同Google合作的初創培育計劃,那些年的buzzword是共享,甚麼項目都跟共享拉上關係,搞初創的人目光焦點在社會及民生問題,解決方案並非重點在盈利收益上。有共享車位,共享玩具,甚至有共享家庭主婦,將大家閒置的資源重新分配。商業模式比較薄弱,所以資金配對多數為大企業,因他們想做CSR項目。
創業團隊比較多是大學畢業不久的年輕人,科技成份不太重,他們要的是商界人脈多於技術人員,有時候年輕人未必認同要商業專才來幫忙,所以找團隊時往往找同聲同氣,多於要找不同意見者。當然,滿腔熱誠為社會服務的心要有商業價值才可以生存,企業資金耗盡之日就是初創結業之時。
近年多見商業模式成熟的初創,早三幾年就多跟財金行業有關,這一兩年愈來愈五花八門,可能跟初創認知度提高了,大家都不怕被stereotype。中年創業人將自己想做、公司唔想做的項目付諸實行,商業含金量比以往高,因為他們是針對市場痛點或虛位來攻堅。由於他們不是科技背境,對科技人才或合作伙伴需求很大,可惜不好找。
初創創辦人自己都有多年積蓄,加上種子基金數目比以往多,起動更容易。最重要是更多有遠見的大企業由內部起動初創培育計劃,借初創之創意及行動力,補足內部之不足,只要找到對的人和項目,就推動不動部門去做。成功初創要的是產生價值,而非追求見報出名上台影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