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雨傘運動初期,我曾從台返港一睹旺角情況,當時感動有寂靜中的煞氣,果然之後在此處發生了血光之災。可是,我未能參與此運動的各種方面,直至此運動曲中人散,卻留下港人不少的失望心碎。最近,反送中運動的如火如荼,同樣,我亦身不在港而無法直接參與,卻讓我有機會客觀的觀望自己的生長之地的變化。
港人在前一次的民主運動中的失落,成為大家心中的忍痛,大家對民主理想似乎已跡近破滅。所以,很多民主志士都無心亂戰,對社會上各種民主動作已不大熱衷,更由於運動後帶來的DQ議員和拘捕運動分子入獄而對民主沒有奢望。當然,大家也知道不能坐以待斃,但無奈我們打不破現有的政治框架,就是由中共和建制控制的非民主方向。於是,不甘心的情緒仍然揮之不去,唯有見步行步,盼望在五十年不變前仍有所作為。不料,現在居然來了個大逆轉,林鄭的反送中法卻反送了港人一份大禮,使久未能解的鬱結一觸而發,引爆了多年以來民主無法伸張的火藥。六 . 九和六 . 一六的過百萬人大遊行便讓林鄭政府進退失據,話唔撤又想撤的政府高層表現令人哭笑不得,最後只得道歉兼暫緩逃犯修例(有人說能擱置便如廿三條)。
可是,港人來到了十字路口,到底我們的抗爭是要怎樣走下去?要不,就像上次雨傘運動中無疾而終,要不,我們是否要直搗黃龍,要把林鄭政府轟走,惡法撤回。於是,七.一遊行的素求便是撤回惡法,林鄭下台。但究竟這次運動的目標在那裏?香港尚有二十六七年的一國兩制時期,我們極大的期望是這段時間能保有最大的民主自由空間;所以,除非我們真的以為香港可以獨立,否則我們便要繼續跟中共和特區政府共處和交鋒,能把事務還政於民便有賴民主議員的被選。現時,反送中運動是民主爭取的另一波源頭,林鄭政府及附和中共的建制派是對手,而警察便是人民與政府的中間人,所以便有抗警與挺警兩派人士的對立,也就是民主建制人士的交鋒位。因此,長遠來說,一方面我們要爭取的是區議會及立法會的民主議席,以能把議事地位提升; 另一方面,我們要懂得以柔制剛,把警民關係重建,令警方不再單幫政府,也體恤人民,這便提升了民眾的影響力。
要走這條民主路實在任重道遠,且需要有見識的政治領袖帶領民眾走向,不作無謂的犧牲(盼望不要再有近日幾位青年因反送中輕生的情況),把香港引往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