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反送中運動,大規模警隊執法問題,以至被視為終極摧毀一國兩制的港區國安法,直接促進了過去一直無甚進展的「BNO平權」運動。繼英國外交大臣藍韜文表明延長BNO人士免簽入境至十二個月並可續期,從而鋪路取得公民身份,內政大臣彭黛玲進一步建議,直接向BNO人士提供五年居留權,期間可直接工作及讀書。香港人反應,興奮兼立即補領BNO有之,潑冷水說英國未必搵到食有居留權都無用有之,但最不要得、最危險的一種反應,是白鴿黨那種反應。民主黨「大義凜然」指BNO持有人居留英國,是「英國對港人的責任」。這種「老奉」兼「你前世欠咗我」的立場,隨時令BNO居留權由得變失。
要知道對英國人而言,外來移民是敏感議題,英國民意從來都對移民心存抗拒甚至歧視,這亦是BNO平權運動過去二十年毫無寸進的原因。直至去年反送中運動引發全球關注,英國才有較多、但仍不夠一半的英國人因同情港人,而認同BNO持有人擁有居留權。
正當英國政府基於國內民情和國際盟友(特別是美國)的壓力,在移民政策無實質改變下,打算放寬BNO的「逗留權限」,已引起國內移民關注團體的反對,質疑當有三百萬合資格BNO持有人來英,房屋、醫療、基建等根本不勝負荷。現在香港人連基本的BNO居英權都未爭取到,民主黨已加碼要求英國為沒有BNO的香港人給予居留協助,簡直是予人口實的豬隊友行為。
要贏居英權必先贏英國民意。香港人此刻的回應策略應該是:香港人十分感謝英國的支援和好意,對香港人而言,得到居英權是得到一份安心的保障,好讓香港人可以繼續留在香港抗爭,在遠東地區堅守普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