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華集團主席呂志和,香港人稱他為建材大王、大企業家,一向作風低調,在上個月嘉華集團60周年慶典時,首次宣布《呂志和傳》正式出版,是今年87歲的他唯一授權的自傳。書中細緻地記述了呂志和在上世紀三十年代來港,遇上日本侵華,他如何面對家道中落、年少當家的心路歷程。原來佢人生首份工係做飲食生意,即在油麻地賣花生。
全書366頁,圖文並茂講述呂志和的前半生。生於江門的名門望族,呂志和是三代單傳,家中一子五女,長輩對他尤其疼愛。1934年,父母有感時局混亂,決定舉家遷來香港定居。闊少爺於是在油麻地新填地街的文化小學讀書,每天也有丫鬟陪伴著。但不久日本侵華,呂志和被迫輟學,自出娘胎以來過慣的衣食無憂,突然變成三餐不繼,家族生意亦化為烏有。
自傳中提到,呂志和年少氣盛,「厭惡戰爭,憎恨日本皇軍。班長察覺到他的情緒,問他要不要參加紅軍,他當即答應北上投軍報國,但家人聞訊後大驚,堅決地否定了他的想法,不久,因為擔憂安全,也不願意接受日本的歸化教育,才剛剛讀到初中一年級的呂志和,被迫結束學業,告別校園。從此呂志和便再也沒進過學校接受專業的正規教育。」
Ray有感現時一般13歲的男孩,還可能要媽媽照顧,呂志和當時卻決定擔起頭家,並且選擇以小食品生意作自力更生的開端,自傳提到「他的理由很簡單:人總是要吃飯的,其次做吃的東西,至少可以讓家裡人不餓肚子。」
當時很多逃難到香港的內地人,都希望重返大陸,成百上千的人排隊向日軍領通關證件,人仔細細的呂志和看到了排隊人龍都想吃些小食,因此把需求變成了生意,就做起賣花生的小食品生意,後來積了點點本錢,做神仙糕之類的簡單加工熱食。當時有見食材供應不穩定,他又想出新策略,就是買到甚麼做甚麼。花生糖、薑糖、鬆糕、有時買米及綠豆,磨碎了包上竹葉蒸,再用油炸,做成油炸粽,以及沙河粉馬仔,都是他研發的產品,還有做菜肉包賣給九龍倉的苦力,很搶手。終在油麻地食品業界聲名鵲起。日本戰敗時,他已賺到了約200萬日本軍票,以四兌一計算,差不多當時五十萬港幣,在當時,足足可以買下一條街的房子。
Ray~投身傳媒工作多年,由市場研究做起,一直與公關、廣告、新聞界結下不解緣,心境永遠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