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在電視上看到哭牆,它是聖殿僅有的遺跡,因是聖殿山西部遺留牆體的遺跡,故又稱西牆。哭牆的希伯來文為Kotel,是猶太人民的古老象徵、祈禱者的匯集之處和對救贖與新生的渴望。
聖殿被建造了兩次,亦被摧毁了兩次。約二千年前,羅馬人毁滅了第二聖殿,拆除了聖殿山的牆壁,僅剩哭牆這一部分,哭牆便象徵了聖殿的化身。這裡顯示了人與人之間、猶太人與非猶太人、以及上帝和人之間的密切關係的所在。聖殿是猶太人民的宗教與精神中心,現哭牆亦如是。
1948至1949年的以色列獨立戰爭時期,阿拉伯軍團佔領了舊城的猶太區,該區域被約旦王國吞併,不容許猶太人到哭牆祈禱。1967年的六日戰爭中,取回舊城,耶路撒冷得以統一,猶太人才得以重回曾經被人佔據的重心之地,收復哭牆。
在哭牆面前眾生皆是平等的。每一位猶太人站在牆邊,或讀經,或禱告,把禱告紙條塞入石縫,觸摸親吻哭牆,或為沉痛的歷史及流亡的苦難而哀哭,無不深刻體會著身為猶太民族一份子與聖地的羈絆。一種簡單的聯繫,使所有人團結一致,共此一心。
導遊說,以色列這塊地,幾千年來在不同種族、不同宗教的入侵及抗爭中,才由猶太人於1948年立國,是因為猶太人在此沙漠地不斷的建設,為人民謀取利益,所以話事人是猶太人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