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疫情的關係,我已有三年多的時間沒有回內地視察我名下基金的農村發展項目。本來,今年初內地全面通關後已打算早點起行,怎知道剛好內地的生意亦出現了急需處理的情況,以致分身乏術,只好把視察農村項目的行程推延至十月初才能起行。
今次同事們安排我去看的,是一個位於四川秦巴山區的養牛項目。秦巴山區是國家重點扶持的貧窮地區,主因是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積連一畝也不夠,人民連種糧食養活自己的能力也不足。國家於是鼓勵農民搞副業,其中一項就是協助農民在不宜耕種的山坡上養牛。
農民無錢買牛,國家就對養殖戶每頭牛津貼三千元人民幣。這本來是一項德政,可惜,農民並不具備養牛的技術,有些牛未長大已病死;有些只吃飼料,卻長肉不多,變了賠本生意;有些不懂得配種,以致事業難以壯大。
我基金在當地的角色是協助養牛戶組織起來,成立合作社,引入優良牛種與先進養牛技術,鼓勵養牛戶交流經驗,互相扶持,還試圖統銷統購,以降低成本。
原本養牛戶養的多是本地黃牛,牠們優點是適應當地環境的能力較高,缺點是長肉能力較低,遇着那些引入優種肉牛的養殖戶,就難以競爭。合作社就協助農戶去東北與內蒙購買良種小牛。這種牛叫做西門塔爾牛,原產瑞士,適宜在高地生活,不擇食,長肉快,發育期一日可以增重超過一公斤。而且繁殖能力強,一生可以產子8至15頭。
為了提升農戶的養牛專業知識,合作社特地從重慶大學邀請專家來授課,從飼料處理,人工受孕、幼犢防疫、樣樣都教,令農戶的投入更容易取得經濟效益。這些工作都得由合作社來做,個別農戶自己是做不來的。
由於國家對環境保護的要求提高,合作社還要教育養牛戶建化糞池,把牛糞處理好,賣給耕田的農戶做肥料;過程中產生的沼氣還可以用來做燃料。
我們這個山區養牛項目,經過持續5年的努力,現在已開始見成效。發展得快的養牛戶,從養幾頭牛開始,現在已擴大至養逾百頭牛,每年的生意額數以百萬計;個體戶已步向企業化。
他們的成功案例,已吸引了一些原先出城打工的農民,亦興起了回鄉創業的念頭。我們的合作社不斷有新成員加入,其中有些還是已在城裏找到穩定工作收人。他們在農村長大,父母與孩子都在農村,現在見農村有發展機會,於是寧願回鄉與家人一起生活。現時,中國農村的老人問題與留守兒童問題都很嚴重,我的基金會希望在這方面可以起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