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7-11-30 06:00:00

地攤引力

分享:
Thrifting有樂趣

Thrifting有樂趣

有些平民市集也可以發展成大型旅遊景點。

有些平民市集也可以發展成大型旅遊景點。

有些東西,就算它本身的價值不高,但總有些原因,會對自己產生了特殊的意義,那些可能是和回憶、信念、願景起了共鳴,或者純粹被外觀吸引,以致對它們愛不釋手,有時人與物之間,就算不是水晶,也會產生神秘的牽引力量。   圖、文:黃蓮

那種力量,並不是誇張到像加州那名迷戀某火車站逾30年,最終還嫁給該站的奇女子,而是那物件對你的意義,超越了表面的功能性,超越了一般購物的樂趣。


被貨品熱烈吸引
還記得數年前在海外旅遊期間,無意之中,發現一張被擱置在店舖促銷角落裡的滑鼠墊,上面寫著「I’d rather be thrifting」(我寧願尋寶撿便宜),咦!這不就是正中下懷嗎,沒有再三思便把它買下來了。

adblk6


無聊購物
對於平時千篇一律的店舖和貨品種類,不論去到那一區,店內、店外的貨品,都很難找到獨特之處,每家店就像一面面鏡子,互相交錯對照而成,恍似由鏡中反照出無窮無盡的隧道,其實,也不過是重重複複的偽多元性,因此,在沒有明確購物目的情況下,那些商品,好像變得可有可無,然後,購物慾就自然消減。
不是要求增建那些甚麼購物城或outlet mall,而是無奈地看到,稍為有特色的貨品或店舖,往往會被追捧為絕世奇葩,然後被推崇到宇宙裡,一些原本正常不過的市場多元性,卻變成另類物種,就好像出席在一些「大人」會議中,如果有人展露出未經染燙的自然白髮,那種可以想像到的震撼性,是多麼的令人不明所以,而且本末倒置。


變了質的市集
其實很多人都會嚮往那種去掉商業味的獨特性,所以你發現到愈來愈多小型市集、跳蚤式墟市、臨時店舖,都是想模擬那種色彩繽紛的購物氛圍,沒有奢侈品,只有小批量生產,純手工的,農夫手摘的,精巧、便宜卻有特色,也沒有在意要謀取暴利的小商品。可是,願望歸願望,這裡總是有些原因,令這種市場模式難以萌芽,有牌照和場地的規限,有附近居民的反對,就算有了場地,有些商戶卻會滲進劣質仿冒品,胡亂抬價,有些自持手創,矯揉造作,虛張聲勢,令整件事又一次被商品化,又一次離了傳統墟市的意義。那些溫馨而且親民的市集模式,又再度遠離我們,難道那種感覺,已經退縮至只存在於日漸消失的舊式街市,和一些冒險擺地攤的小商家裡?

adblk7


回到thrifting的根本
因此,「I’d rather be thrifting」這句話,就成為了於苦悶的消費市場裡,不想幫財團繳租的情況下,自我尋找樂趣的方法,也因為這個原因,我被那個滑鼠墊深深打動了。萬一遇不上有趣味的市集,一些僅餘的公益二手店、古物店、小販地攤、假日農墟、舊街市、老店、散貨店,就成為了thrifting的好去處。

近日鄰近的台中政府,搞了一連幾日以踩街舞為主的慶典,還成功地糅合了當地文創市集和美食,未有表演也已經擠滿遊人,可見親民市集的吸引力。

近日鄰近的台中政府,搞了一連幾日以踩街舞為主的慶典,還成功地糅合了當地文創市集和美食,未有表演也已經擠滿遊人,可見親民市集的吸引力。

大人開會,小孩不用管

大人開會,小孩不用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