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出版的《大學線》月刊,2021年1月出版最新一期後便宣布「告別紙本」,有25年歷史的《大學線》以後只能在網上見。像《大學線》這樣的新聞系學生實習刊物,數十年來替香港培育了無數的新聞業人才。
《大學線》於1995年11月創刊,它繼承和發展了以往由中大新聞與傳播學系出版的地區報《新沙田》。這份實習刊物由新聞系不同級別同學負責組織、策劃、採訪、編輯。25年前的《大學線》創刊號甚具噱頭,封面插圖是眾多當時得令電視新聞主播的玉照,用來配合該期「誰是最受歡迎電視新聞報道員?」的專題報道。
《大學線》抽樣電話訪問了520名15歲或以上人士,選出最受歡迎電視新聞報道員,名列前茅的10位,全部來自TVB,按先後次序排列是:葉雅媛、袁志偉、蘇凌峰、陸嘉敏、何富豪、毛孟靜、魏綺珊、伍晃榮、梁家榮、李汶靜及林美香等。10人之中,目前只有袁志偉仍在TVB,梁家榮快將退任廣播處長,伍晃榮、李汶靜已去世,蘇凌峰移民加拿大,其他的在社會上各有不同的職業和身份。
《大學線》第一任社長蘇鑰機當年剛從海外返港第二度回中大任職講師,創刊號的八卦專題就是他心血來潮的傑作,蘇博士認為第一期封面必須要夠「殺食」,這樣才可以替《大學線》打開出路,結果雜誌一出版便被搶光,要臨時加印。過去25年,蘇鑰機看著《大學線》不斷成長,他本人也從一個普通講師升為教授,幾年前更榮任中大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花開花落,過去四分一世紀蘇鑰機桃李滿門,也見證了香港新聞業的起伏興衰。
各間大學新聞系的實習刊物與時並進,現在學生的視野緊扣時代脈搏,他們選擇的封面主題多切合當下社會關注的話題。《大學線》最後一期紙本便以國安法影響下「無形紅線設限 出版業陷恐慌」作為封面故事。中大新聞與傳播學系早於1965年(當時叫新聞系)便有學生實習刊物《實習新聞》,可說是這方面的老大哥。《實習新聞》出了幾年便停辦,後來出版了《沙田新聞》,之後改為《新沙田》,最後就是現在的《大學線》。
以貫徹始終、其間無間斷計,新聞系學生實習刊物以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的《新報人》最長壽,這份學生實習報紙今年已進入第51年。《新報人》先有英文版,取名 The Young Reporter,1968年創刊,翌年中文《新報人》誕生。筆者1973年進入浸會學院讀傳理系,我們那個年代,所有傳理系學生都要參加《新報人》採訪實習,從那時開始,筆者已對記者採訪工作產生濃厚興趣,也因此為我以後數十年報業生涯打好基礎。
還記得,1974年《新報人》其中一期獨家新聞報道西貢萬宜水庫漏水,如果不補救便無法蓄水,這樁獨家新聞乃我辛苦採訪得來,可惜稿件在《新報人》刊出之前,已給負責編輯的師兄拿到他兼職的報館放在頭條登了出來,當然沒有署名記者是鄭明仁。稿件之後在《新報人》刊出已變成明日黃花,起初條氣確實有啲唔順,後來想通了,是人家欣賞你的「傑作」才把它拿去報館刊登,應該請師兄飲茶。賣花一定要讚花香,《新報人》和姊妹刊物英文版的 《The Young Reporter 》當年的辦報水平某程度上可追得上坊間的報紙。當年有份參與採訪實習的學生,很多畢業後都從事新聞工作,其中不少更成為報界和電子新聞的台柱人物。當然,樹仁大學、中文大學、恒生大學和珠海學院的新聞傳播學系同樣不遑多讓,人才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