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立法會議員邵家輝指出,近日市民和遊客皆認為本港服務質素需盡快提升,邵家輝希望大家展現多點笑容,多說幾句「唔該、多謝、歡迎」等,各口岸入境人員也可以加強對遊客的友好態度,讓他們一踏入香港,有良好感覺。筆者當然也贊同這是業界和前線人員必須做的事,但是到現在陷入如斯困境才提倡禮貌運動,就恍如亡羊補牢卻只補上一塊木板,實在是too late, too little。
老子《道德經》中「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多少能形容目前狀況:「禮」這個東西,是忠信不足與衰落的產物,等到它獲重視獲提倡的時候,其實已到了病入膏肓,所有辦法都失效的階段,而目前香港旅遊業、餐飲業、零售業也的確到了這水深火熱的地步。
去年底,香港旅遊聯業工會聯會理事長梁芳遠表示,不論歐美抑或東南亞,甚至是內地旅客,來港旅遊的意欲直線下降得很厲害,相信很難回復到疫情前的狀態。她說遊客不會無緣無故回來,認為應該推銷並讓遊客重新認識香港,不要再說購物,而是香港獨有的中西文化,例如圍村及水上居民等。我們也清楚,旅客最喜歡來港看一些富殖民地色彩和中西合璧的地方,但很可惜,不知是追求政治正確抑或是政府懶理的緣故,政府老是要把這些舊東西拆掉,到現在發現旅客喜歡文化遊、深度遊,已不知道可拿甚麼出來給人家看。
筆者曾到長崎旅遊,那裏的著名景點有哥拉巴園 (Glover Garden)與大浦天主堂,一個是幕末外國人在山上最好的地段建的房子,一個是幕府迫害天主教徒的象徵,假如凡事都講政治正確,那麼兩個地方早已被拆毀,又豈會今天被列入世界遺產,遊客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