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變臉/玩舞獅/着華服 中學生變身文化大使](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_webp/public/2025-02/cover_2.png.webp?itok=w4s_ZfpM×tamp=1739017842)
學變臉/玩舞獅/着華服 中學生變身文化大使
新年期間,筆者一班親戚都會做節吃飯,大家都會閒話家常,更新近況。讀中二的姪女也興高采烈地指自己即將也「返新工」,今年要成為「優秀文化大使」。
親戚們都一頭霧水,原來姪女學校參加了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賽馬會「何以中華」文化大使計劃(計劃)。計劃由團結香港基金主辦、基金會轄下的中國文化研究院執行,計劃合共三年,姪女所在的學校是第一批參與計劃的學校之一。
四個層次 螺旋式推進學習
計劃為期三年,對象為本港中學生,分四個層次,依據青少年的能力和興趣進行螺旋式學習。第一層次「普及中華文化知識」,第二層次「學習進階知識」,第三層次培訓「優秀文化大使」,第四層次讓「優秀文化大使」走進社區,運用所學,服務他人。
![計劃圍繞「中華文化之美」的三個主題,分別是「美藝中華,重情知禮」、「美服中華,守正創新」、「美築中華,工匠精神」。(圖片來源:中國文化研究院)](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_webp/public/2025-02/photo%201.png.webp?itok=5mXiqdMt×tamp=1739017842)
計劃圍繞「中華文化之美」的三個主題,分別是「美藝中華,重情知禮」、「美服中華,守正創新」、「美築中華,工匠精神」。(圖片來源:中國文化研究院)
互動式體驗 探索中華傳統文化精華
姪女本身對中國文化認識不深,平時學的也是鋼琴、芭蕾舞,也沒有太多途徑接觸中華文化。她分享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計劃在學校安排了一場非遺節目——川劇變臉表演,非遺傳承大師即席演出川劇變臉,在舞台上瞬間變換多種臉譜,台下同學都看到「哇哇聲」。表演不但令她歎為觀止,她更有機會主動上台跟師傅學習變臉,形容體驗「超正」,令她更期待之後的活動。
![活動先有專業導賞員講解川劇歷史、臉譜知識及變臉技藝的特色,變臉大師韋飛雄師傅即席演出川劇變臉,讓一眾師生欣賞到變臉藝術之美。(圖片來源:中國文化研究院)](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_webp/public/2025-02/photo%202.jpeg.webp?itok=c8AftBWM×tamp=1739017842)
活動先有專業導賞員講解川劇歷史、臉譜知識及變臉技藝的特色,變臉大師韋飛雄師傅即席演出川劇變臉,讓一眾師生欣賞到變臉藝術之美。(圖片來源:中國文化研究院)
之後,她分享自己年級先後上了「美築」的「用故宮建築打開中國建築的精與美」互動講座和「美服」的「從華服看中國文化及歷史」互動表演,都獲益良多。筆者都大開眼界,原來現在的中學活動真的多姿多彩!
動手動腦 學習中華文化
除了互動講座,學校亦安排了他們上在計劃協助下籌辦的工作坊,姪女的班級就被安排上「魯班鎖工作坊」。起初,她對魯班鎖及中國古代建築的榫卯結構一竅不通,在老師的指導下才慢慢研究出三通魯班鎖的解法。
![魯班的「榫卯」結構其特色是不用釘子,接合兩個或多個構件,所以在裝嵌的過程中,木構件往往需按步驟前後移動,才能完成。學生在拼砌魯班鎖時,能學習到堅持不懈、知所進退的精神。(圖片來源:中國文化研究院)](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_webp/public/2025-02/photo%203.jpeg.webp?itok=mxCVUkKJ×tamp=1739017842)
魯班的「榫卯」結構其特色是不用釘子,接合兩個或多個構件,所以在裝嵌的過程中,木構件往往需按步驟前後移動,才能完成。學生在拼砌魯班鎖時,能學習到堅持不懈、知所進退的精神。(圖片來源:中國文化研究院)
之後接觸難度指數更高、結構更複雜的六通魯班鎖,她自豪地指自己是班上第一個破解出答案,令她對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之處更為著迷。
培訓中華文化精英 回饋社會
老師見姪女如此有興趣,於是問她會否有意繼續參加活動,培訓成為計劃的「優秀文化大使」。姪女看到之後的活動既有深層次的工作坊和本地考察,更可以參加四日三夜的廣州交流團,當然欣然答應。
筆者也立即到賽馬會「何以中華」文化大使計劃的官網看看,發現活動不單是希望學生可以學習到中華文化,更重要的是透過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了解優秀傳統美德,培育正面積極的品德價值觀。
為讓學生有身體力行實踐的機會,計劃亦設計了一系列服務學習活動,使學生能將傳統文化融入生活,透過服務社會,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者轉變為主動的施予者和教授者,更加深刻地體會中華文化的優秀之處。
這個活動既有趣,又富有教育意義,寓學習與娛樂,難怪會大受中學生的歡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