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的喪權辱國事件後,滿清王朝醒覺要在國家體制上更新才能真正達致富強,因此願意推動憲政。後來慈禧太后逝世,主政的攝政王只想保住滿清皇族江山,要推翻1906年頒布的君主立憲路線圖。當時就連把持北洋軍權,後來成為民國大總統的袁世凱都堅持說「官可以不做,憲法不能不立」。可見憲政與富強的關係,已經開始生根在朝野共識之中。因此,以推動民主共和為號召的民國革命,才會如此輕易就推倒滿清這個百年老店。
可惜建立民國之後,袁世凱因為個人野心,玩忽民國約法,操弄國會,甚至意圖復辟,摧毁了民國革命的成果。往後北洋軍閥之間又不斷爭逐權力,政治鬥爭激烈,令憲政無法推行。結果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巴黎和會,再一次承受國家屈辱。因此而引起的五四運動,就高舉文化更新,主要旗幟就是民主及科學。民主是以憲法為基礎的體制安排,科學則是一種訴諸理性的求真精神。
由此可見,對這幾方面的認知與求索,其實一直沒有停止過。但在政治動盪,憲政難以落實的情況下,直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民主及法治基礎仍然薄弱,科學求真精神向意識形態及政治教條讓路,富強就只能繼續寄諸夢想了。
由滿清的立憲運動到百多年後的今天,西方富裕國家的發展經驗充分證明了憲政、民主與法治確是達致國家富強的必要前提,沒有一個另例可以否定這一點。而社會政策的發展,除了訴諸意識形態與社群價值之外,也離不開實事求是及講求實證的科學精神。
不重視憲政,法治不彰,民主制度先天不足,由晚清到最近代的經驗,都說明了只會造成另一種形式的政治貧血症。結果是整個體制在經濟持續有發展所形成的強的表相後面,卻是不時要以國家安全,甚至動輒提升到亡黨亡國這個層次來作政治號召。長期不面對體制缺陷的現實,只不時以製造恐懼及危機感來掩飾失卻了憲政民主作依託所造成的不穩定,這樣的狀態始終是不足以保證國家富強或共同富裕的。 周三、五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