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數十章提到美國特朗普團隊在今年的1月15日簽署第一階段中美貿易協議後,眼看美國的失業率降至50年來最低水平,經濟增長良好,重要經濟數據持續有為,很自然深信特朗普11月大選連任應是「A piece of cake 」。沒想到兩周後,疫情便開始「登陸」美國,二月尾便大爆發。到3月中旬,美國失業率由50年來最低位的3.6%,暴增至14.7%,累計有3,650萬人首次申領失業救濟金,把過去十年的就業增長全部抹殺。特朗普團隊失去「經濟利好」作競選策略後,他們認為連任的唯一可勝之策就是將所有COVID-19的疫情全都推給中共承擔,並把特朗普塑造成帶領同受疫情大打擊的國家一同強悍對抗「中共暴政」。在剛過去的4至7月的三個月內,特朗普和政府官員集中力量打出二張牌——「法、理、情」和「政治、外交、社會和文化」後,民調從5月尾落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的10至14個百分點直追貼到8月初的4至7個百分點,初步對特朗普團隊來說,競選策略更受美國公民歡迎。踏入8月初,還有90多天便進行總統大選,特朗普和政府官員隨即加強抨擊中國力度,集中火力在科技問題上,並由蓬佩奧周遊列國演說在大戰略下,要確保中國不會變成類似過去「蘇聯」的要脅,因此需要對中國進行「科技制裁」和「科技封鎖」,甚至乎包括全面切斷與中國的關係。接下來這數章,筆者會概述這第三張「科技牌」的重點,之後再探討餘下的經濟牌、金融牌、疫情賠償牌及最後殺著的「軍事牌」。
一提起科技戰,大家很容易聯想起中國的科技巨頭:華為、騰訊、阿里巴巴、中興、微信和那兩個從默默無聞到充滿爭議的TikTok和抖音。更想起「甚麼制裁」啦?「甚麼芯片」啦?又或者「邊個」可以使用?「邊個」又唔可以使用?幾時又可以繼續使用?幾時又需要停止使用?究竟美國是在作「科技制裁」還是「科技封鎖」呢?其實美國嘅主要戰線「係乜呢」?首先讓我們簡要了解科技是甚麽東西,科技三部曲又是甚麼呢?隨後分析美國是在作「科技制裁」!還是「科技封鎖」呢!再分析美國最後能有甚麼巨大收穫。(待續)
筆者從事國際金融銀行業務卅多年,現職大學客座副教授和國際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