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快樂工房」是社創基金在2016年資助的首批創新項目之一。項目為低收入家庭提供染布親子體驗活動,為這些家庭締造優質的親子互動與溝通時間,促進家庭成員的連繫。
項目創辦人張駿霖(Eric)和魏思敏(Winnie)來自不同專業,Eric大學時修讀環境應用科學,而Winnie則是設計師。兩人一直關注環境及永續發展的課題,在推展「感染快樂工房」前已成立「好樹設計」(Run 2 Tree Studio),從事廚餘再造和食物設計,例如將廚餘再設計成各種商品,製成肥皂、造紙、製作染料等等,其中,他們首創的剩菜顔料獲得「2014香港綠色創新大獎」;2015年,他們更獲邀到米蘭世界博覽及歐洲的食物設計論壇分享有關食物設計的見解和心得。
其後,「好樹設計」成立廚餘染坊分支「Dyelicious染樂工房」,創新項目「感染快樂工房」亦在社創基金資助下展開,從中,Eric和Winnie摸索出廚餘染布的另一社會用途:作為改善家庭關係、促進親子互動、向公眾推廣欣賞食物和惜食再造的理想媒介。
Eric指,不少社福機構都有為弱勢社群提供物資支援,但弱勢社群所缺的不只是錢,也缺時間,以及一家人共同參與消閒活動的機會。坊間有不少親子活動,但收費往往非低收入家庭所能負擔。家庭關係長期疏離可能引發問題,而親情的匱乏也是一種貧窮或缺失。兩人尋思,從社創角度可否填補這個缺口?由此想到以廚餘染色作為中介,舉辦染布親子體驗活動,為弱勢社群締造一家人共同參與的美好時光。Eric解釋,染布雖然簡單,但不是一個人可以完成,必須合作和溝通,是親子、祖孫互動和加深了解的機會。「做出來的作品,美美的,掛在屋內,容易勾起那些時光。」Eric說道。
「感染快樂工房」資助期半年,期間幫助了30個家庭改善關係。資助期結束後,「Dyelicious染樂工房」繼續發展,並計劃為低收入家庭舉辦染布以外的其他活動。從「好樹設計」的分支開始,「Dyelicious染樂工房」現已自立成長。
從「好樹」的「廚餘再生」到「工房」的「關係再生」,Eric都是希望大家重新認識已熟悉、但其實其本質沒有真正被發掘的事物,「由芝士熱狗到紫薯等食物,到家中的家人,也一樣。」就讓我們重新發現和認識身邊的各種美。
資料來源:社創基金創新計劃「好薈社」
本文由社創基金提供。社創基金為香港的社會創新發揮催化劑的功用,以創新方案締造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