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0-08-20 04:30:00
日報

政治立場先行?

分享:

疫情之下,經濟大受打擊,相信失業潮會不斷上升。在打工仔女徬徨的時候,有少數公務員,他們熟悉政府運作,有任何意見可在內部提出,但他們訴諸社會,這做法可能他們認為可提高其知名度,這可理解,但如用政治角度批評上綱上線,難以令人信服。


有些人士,甚至在疫情嚴峻中不理醫護人手緊絀下,仍然發起罷工。工人有罷工權利,但如果因罷工而影響市民之生命,那就沒有任何藉口發動罷工了。同樣,看到香港疫情蔓延,不少人向特區政府提出,請內地醫療組織相助。而那些政治立場行先人士,又跑出來批評,說甚麼英文與中文之謬論;兩地之間認證問題等等……目的就是因政治立場而反對。任何不同政治立場,都應為香港福祉,如果不是,那又如何為市民服務呢?


香港法律一直是香港引以為傲的,但近年法律界出現一些令人費解的判決,有些官是用自己立場代替法律精神判案,令市民難以信服,如果法律界這樣走下去,作為具有國際視野的城市,那優勢會逐步消失。


又有一些人,明明說好了要癱瘓、要攬炒立法會,但最後卻大義凜然地重返議會,接受那高薪厚職。最諷刺的是一些曾是他們同路人的「激進派」區議員,批評他們不總辭立法會是戀棧,那請問,反對戀棧立法會議席的區議員,是否也要總辭呢?人性醜陋莫過於此。

adblk6


看來,去年失去理智参與暴亂的人未醒,就是連飽受教訓的政府亦一樣。周四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