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8-09-05 12:00:00

教育局應正視國際學校收生比例

分享:

近年,隨著幾所國際學校相繼在香港辦學,就讀國際學校的本地生數目有持續上升的趨勢。根據2017年9月進行的學生人數統計調查,在2017/18學年,於國際學校就讀的本地學生較去年增加15%,佔國際學校整體學生人數23%。全港48間國際學校中,18間錄取本地生比例更高於30%。入讀國際學校所費不菲,但不少本地生家長仍對國際學校趨之若鶩。

國際學校的辦學原意是為外籍人士在港工作的子女提供教育,但現在卻變成本地家長的「避風港」。本地學生家長選擇讓子女入讀國際學校的原因不同,但很多都是想逃離香港的教育制度、避開新高中學制及DSE的沉重考試壓力,改而修讀國際文憑或其他課程。可見本地家長對香港的教育制度及整體教育風氣失去信心,教育局應該及早正視。

國際學校增加的速度,或多或少影響本地學校的收生情況。教育局必須正視國際學校學位的供應和需求,以及持續監察本地生的入讀比例,以免與本地學校競逐收生。長遠亦應審視本港教育制度的改變,除了迎合時代的轉變外,最重要是能確保學生在學術及身心發展之間取得平衡。無論是改變課程內容、教學方法或考評制度,也應以發揮同學的潛能為大前提,減低同學的學習及考試壓力。

 

作者簡介:

王政芝(Gigi Wong),新民黨青委會主席。喜歡新嘗試,不斷挑戰自己,先後於英國擔任商業顧問及出選灣仔區議會大坑選區。現為一名女兒的母親,除了繼續積極投入社會服務,亦與大家共同探索育兒之路。

adbl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