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樂施會總監王灝鳴(右)。
近年本地經濟放緩,卻無礙港人熱心公益。香港現時有逾萬個獲豁免繳稅的慈善團體,2023/24年度的利得稅和薪俸稅項,獲扣除的認可慈善捐款合共超過140億元(港元,下同),比對2020/21年度為118億元,反映本地公益事業持續增長。另政府去年發布《有關香港發展家族辦公室業務的政策宣言》中,強調將香港發展成為慈善中心,藉此加強香港作為家族辦公室樞紐地位。
芸芸籌款活動中,「樂施毅行者」為全港籌得善款最高的慈善運動項目。去年適逢活動40周年,特別增設40公里限定初階路線,吸引超過4,000人報名,參賽隊伍破千,其中逾300名為海外選手,更獲政府列為香港盛事之一。
毅行者原本是駐港啹喀兵的訓練活動。追溯至回歸前,英國長期派軍駐守香港,其中地面部隊大部分是尼泊爾僱傭兵(俗稱「啹喀兵」),並在1981年舉行首屆毅行者,鼓勵士兵走完整條麥理浩徑作為訓練之用。
其後1986年樂施會應邀合辦,並首次公開讓市民參加,各支四人隊伍須於48小時內走畢100公里麥理浩徑及其他接續路段。直至1997年啹喀兵撤離香港,樂施會接手主辦「毅行者」,歷年超過十萬名參加者,籌集善款超過6億元。
筆者在2009和2012年曾參戰毅行,分別以24和25小時內完成任務。整個活動需要翻越二十多座山,總爬升6,270公呎,約為珠穆朗瑪峰高度七成。我雖然具有幾十次跑馬拉松經驗,但仍感非常辛苦,況且毅行者除講求個人毅力,團隊精神亦是關鍵,故與馬拉松所需技巧截然不同。今年有幸獲樂施會籌款及傳訊總監王灝鳴邀請,擔任樂施毅行者傳訊顧問;換上另一身份,我期待繼續以犬馬之力,為慈善揮灑汗水,同時冀望社會各界為弱勢出錢出力,推動慈善事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