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未能鬆懈。(資料圖片)](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83442635_CN.jpg?itok=UgPMU5Dw×tamp=1739654170)
抗疫未能鬆懈。(資料圖片)
世界總比想像複雜。我研究傳染病超過20年,唯一肯定的是大自然驚喜重重,不管武漢肺炎的原因是甚麼,就算你真的相信那是實驗室洩露的人造病毒這類陰謀論,都是大自然透過它的創造幽了世人一默。
我們有生以來經歷許多疫症,武漢肺炎有甚麼特別呢?今年2月,我在倫敦買了一本關於黑死病的書,這場鼠疫於十三世紀橫掃亞洲和歐洲,死亡人數?可能達2億人。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來到尾聲,貧窮、饑荒、衛生問題愈見嚴重,還要遭逢西班牙流感。死亡人數?5,000萬人。
1957年、1968年有兩場巧合稱為香港流感的疫症,各奪去數以百萬計性命。廿一世紀的禽流感只令數百人死亡,為何大家人心惶惶?因為我們不希望重蹈歷史的覆轍。
因此,即使武漢肺炎的死亡率比過去流感低得多,我認為大家不應鬆懈脫下口罩。
社會充斥着鍵盤戰士,崇尚特立獨行,對武漢肺炎擺出不屑態度,說甚麼:「我一生人沒戴過口罩」、「撞車死亡的機會更大,幹麼擔心武漢肺炎」之類的說話。
我只想對這些人說,即使武漢肺炎最終的死亡人數比二十世紀其他流感少,但我們亦要將這個機會減到最低。當大家仍未掌握新的病毒時,就更要凝神戒備,因為可以避免的死亡一宗也嫌多,這就是醫護人員的角色。
武漢肺炎在香港歷時不短,大家可能開始鬆懈,但其實這才是要高度警覺的時候。總會有人以死亡人數減少去證明疫情不嚴重,叫大家不要反應過敏,正如當有人避免了一場恐怖襲擊,他未必會因此受到稱讚,我希望更多人會欣賞這些人的努力,我們的醫護人員需要這些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