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內務委員會風波持續發酵,終於在上周五出現了爆發點:郭偉强將陳志全扯跌拖行,令建制派多年來的反暴力姿態全面「破功」。在香港,人們多年來也是以建制泛民或後來的藍黃來區分陣營和解讀政治,特別是選舉臨近,更只聚焦於兩個陣營鹿死誰手,卻沒注意到兩個陣營均急速民粹化,並出現了各自的民粹派系。
簡單來說,深藍與深黃正代表着建制派與民主派的民粹派系,它們各自從反修例運動中取得了很大的能量。代表深藍的是何君堯、葉劉淑儀等一類人,深黃則主要由本土派和攬炒派所構成。民粹主義者的共通點是只懂奪權和打倒對手,沒有方向,卻不斷添柴添火。近年香港政治的惡質化,與兩種民粹主義的冒起與碰撞有極大關係。
所以在目前藍黃對決的同時,另一場激進的民粹主義者與溫和的傳統精英的決戰亦早已展開─—假如我們由於習慣藍黃對決,而漠視後一場戰爭的重要性的話,那麼將來香港將變成深藍深黃的天下,溫和理性政治將永不超生,香港只能在極端政治中輪迴,直至滅亡。
事實上,自反修例運動以來,淺藍、中間、淺黃選民的分野已迅速收窄─—他們大都希望香港能踏上民主路,不想由大陸接管,同時又不想移民,希望在香港安居樂業,這些人肯定比想攬炒的多得多。
目前民粹主義者佔據兩極,皆是促進失衡的力量,因此如要重新找到一個新平衡,令局勢穩定下來,那麼現在就需要一股處於近光譜中間的平衡力量,組成一個溫和理性板塊,主動抗衡兩極的民粹力量,阻止香港走進失衡失序的深淵。 周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