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之時,香港又錄得48宗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其中一半的感染源頭仍然不明。最近世界各地的朋友紛紛傳來訊息,問候我的近況,又想知道香港在疫症肆虐、社會動盪和新立法之間如何自處。他們的看法有點偏頗,但畢竟他們都是局外人,因此有這種想法也很容易理解。
當然,我也不是毫無憂慮,因為目前情況可以急轉直下。只要看看情況跟香港相似的新加坡,至今已有5萬宗確診個案,儘管大部分患者都是來自特定群組,但類似大規模感染也可以在香港發生。
在抗疫方面,香港比起很多國家有一個短處,就是我們的人口既密集又老化,因此香港人是時候好好思考。我會用自己年幼參加香港游泳隊做例子,當你參加200米游泳比賽時,最初100米易如反掌,因為你有氣有力,自然游得很享受,這100米就好像今年頭半年一樣。
當你在50米長的泳池游到第三圈時,才是真正的考驗,因為你既非就快到終點,又不是剛跳進泳池,你只覺得身體愈來愈重,愈來愈提不起勁,當你抬起頭發現自己還要逆終點方向游時,更加想中途放棄。
泳手通常游到第三圈就慢下來,因為他的力量隨住意志消沉。這個時候,你更要保持鬥志高昂,咬緊牙關游下去,因為只要你游完第三圈,終點就離你愈來愈近,於是你的雄心壯志又會回來。
如今,我們遇上新型冠狀病毒第三波疫情,我們的抗疫狀態也正正游到第三圈,因此這個時候更要加把勁,只要捱過這一圈,我們就很快會游到終點。所以香港人加把勁,齊齊戴口罩。有人說運動就似人生,我覺得用來比喻抗疫就最好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