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7-08-08 06:00:00

為避陰霾坐飛機

分享:

她面如鑊底,喋喋不休;耐心聆聽後,你說出她的感受,並問了一句,她半信半疑,若有所思。同一個她,愁眉不展;和另一人談了三、五句,笑聲竟如洪鐘,又像玩具被按下按鈕,笑聲不停。


親朋密友,大吐苦水;條件反射地,我們立刻化身苦水處理廠,只求即時化苦為甜,恰如為了讓對方逃離陰霾,便隨手把他推上飛機。或許,他未出發,先興奮。只是,難道無需折返?難道不會再次闖進濃霧?


甲說:我有點不開心,因日前無法出席公司的重要會議,上司似乎為此不滿呢!說罷,重重嘆氣。


「你看起來十分憂慮呢?」甲點點頭,繼續道出緣由。當天,他需要陪伴年邁母親覆診,並預先告知了上司。上司還說,到政府醫院嗎?大概也需要待上好幾小時呢。


「你已作出交代,上司似乎也明白事出有因。為何你覺得他有所不滿呢?」


「今天見面,他跟我打招呼時,似乎不如往常的熱情。」


「聽起來,你十分重視自己和上司的關係呢?是不是?」甲嗯了一聲,用力點頭。


「另外,你似乎只是從上司的一個動作,便認定他因著你無法出席會議而不快呢。」甲沉默,若有所思。
我倆身處公眾場所,人來人往,無法進行教練對話。我只好拍拍甲的肩,說:「或者你再想一想吧。」

adblk6


 誰知,不到五分鐘,同事乙竟浮現眼前,甲馬上走近,重述他的疑惑。「唉,當然不會啦,阿姐(上司)很有人情味的!你想多了。」二人耳語幾句,甲隨即爆笑!


大笑能解一時憂。可是,當滿足於他人給予的答案,當沉醉於自己偏聽的好話,很可能,甲已失去認識自己的良機,因那些讓他反思的問句早已隨風消散。


生命有take2。假若事件重演,他的臉色又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