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發展一日千里,改變了人類許多日常習慣和生活模式,亦影響著營銷方式的發展。
網上商店近年迅速崛起,令人反思未來的營銷策略。傳統營銷依賴實體店,需要較多人力資源配合,成本高昂,時間及空間上有不少限制;網店在人手和時間安排上較為靈活,且不用負擔店舖租金,加上現時物流運輸發展成熟,即使雙方足不出戶仍可達成交易,創造不少商機。
疫情亦進一步催化網購的增長:市民減少外出,零售市道大受打擊,不少實體店的營業額均大幅下降,甚至被迫結業。此消彼長,網上商貿一片蓬勃,無論是訂購口罩、消毒衞生用品、時裝飾物、日用品、食材及餐飲服務等,均令網上交易平台成交劇增。有著名品牌近日更削減實體店數目,未來集中資源轉型網上銷售。
縱使網上貿易發展一日千里,不少顧客仍然喜歡光顧實體店,一來能夠親身接觸貨品,即時與店員面對面交流,不像網店般「隔山買牛」,有機會出現貨品與描述不符或未能如期收貨等情況;遇上問題時,也未必有人能即時解答或處理。二來實體店的裝潢、櫥窗布置、產品擺放方式等,均有助提升顧客的消費體驗,網絡商店便無法滿足這方面的需求。
網購與實體店亦並非完全對立,線上線下的界線愈趨糢糊,O2O、O2O2O等營銷模式就掀起零售業另一革新。這等模式結合了網上購物與實體店體驗,既可改變不慣使用網購顧客的習慣,亦為顧客提供更全面與優質的購買經驗,提升其對產品及品牌的滿意度,從而促進銷售。
無論選取哪一個營銷模式,均要密切注意顧客需求,適時檢視,才能保持品牌和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要令商品在無邊無際的網絡中突圍而出,吸引目標顧客瀏覽,再轉化成實際的交易和利潤,當中所涉及的市場推廣和營銷策略,又是另一門學問。營銷與做人處世一樣,須靈活變通,時刻保持學習的心態,並因應社會發展調整部署,才能好好經營,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