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今香港社會,兒孫如何盡孝道?
孝道是中華民族傳統優良美德,有著五千年的文化歷史。在個人、家庭、社會以至國家整體,有着仁愛、安穩、團結、共融的作用。
香港是一個國際化城市,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居住環境狹窄,在現今香港社會,兒孫想向家中長者盡孝道會遇到諸多挑戰。主要是:(一)時間不足,本身事業和家庭工作繁忙;(二)子女與父母不同住,子女甚至移民海外,父母在港獨居;(三)父母健康轉差,缺少照顧的支援資源;(四)兄弟姊妹不多,甚至是獨生子女,獨自一人承担照顧父母的責任。
以下的建議也可以作為一個提醒,如何在現實中做好兒孫在家庭及社會中應盡的責任。(一)把陪伴父母當作優先事項,每星期特定一個時段留給父母,把陪陪父母養成一個好習慣。(二)協助父母掌握資訊科技,在線上問候溝通,發送消息及照片,讓獨居的父母與家庭及社會保持聯繫,避免感覺孤單或隔離。還可鼓勵孫子和祖父母建立親密溫馨的關係,讓他們感受家庭倫理道德的承傳。(三)注意父母的起居飲食,長者的牙齒口腔健康容易被忽略,引致咀嚼及吞咽問題,吃得不好自然會營養不良,影響整體健康。注意父母家中及出外安全,鼓勵父母恆常做運動,保持肌肉及平衡,慎防跌倒。預防勝於治療,善用基層醫療服務,讓父母保持健康及管理好慢性疾病。(四)當父母突然身體狀況轉差,失去自我照顧能力,就要集合全家上下的資源,以病者為中心,分工合作,如不能親身照顧或經濟有壓力,可以尋求社區資源,向社會福利署及非政府組織查詢住院、日間中心,和上門到户的長者復康及護理服務。
實踐孝道是一個崇高的責任和德行,子女怎樣對待自己的父母,兒孫也會仿效,將來這一代年老時,也會同樣地被後輩善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孝道文化是家和社會人性感恩敬愛,和諧共處的道德標準,永存不變。
作者為全國婦聯特邀代表、港區婦聯代表聯誼會理事余詩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