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讓照顧長者活出彩虹
社會人口老化,體弱長者和長期病患者的人口增多,長期照顧家中長者的人士也越來越多。照顧者遇到的困難及壓力非常大,無論在精神、時間、體力及金錢上都要長期付出。當長者的健康狀況日漸轉差、對照顧者不諒解或表示不滿時,照顧者更感無助、沮喪。如照顧父母的工作只落在一個子女身上,沒有其他支援,這也使到照顧者感覺孤單乏力。
照顧者需要支持,需要幫助,也需要被照顧。香港政府肯定照顧者對社會及家庭的貢獻,也非常重視照顧者遇到的問題。經社會福利署提供很多支援照顧者的服務,包括二十四小時照顧者支援專線、照顧者資訊網、照顧者指南、外傭照顧長者培訓班、照顧者各式各樣的活動及興趣小組等等。當參加社區中心的活動或學習班時,照顧者可帶同被照顧的長者一齊出席,長者們在社區中心有專人照料,令照顧者可以放鬆心情去學習。
除了社區的支援,照顧者本身也要建立一個正面的心態,肯定自己的價值。首先要接受照顧工作不容易做,需要愛心、毅力、決心及有擔當,與長者一起走漫漫長路。雖然照顧者面對困難重重,但照顧親人是個好責任和值得珍惜的過程。
當清晰了自己的角色後,照顧者也要注意自己的健康及情緒,學懂如何處理壓力及照顧好自己。以下是一些建議可作參考:
(1)保持充足睡眠及休息;(2)有恆常運動;(3)有適當社交活動;(4)與好友訴說心聲;(5)安排休閒興趣陶冶性情;(6)理順與家人的關係;(7)靈活處理長者的訴求;(8)了解長者的疾病及病徵引致的行為;(9) 善用社區資源;(10)與家人協調,減輕照顧負擔;(11)每天都想想有甚麼小幸福可以感恩;(12)時常讚賞自己照顧工作;(13)計劃小假期給自己補充能量。希望所有照顧者都得到尊重、理解和支持,在照顧長者的工作中活出彩虹。
作者為全國婦聯特邀代表、港區婦聯代表聯誼會理事余詩思。隔周二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