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香港正軟硬兼施提高疫苗接種率時,只要看看印度和台灣的嚴重疫情,就明白新型冠狀病毒一日存在,接種不足的人口總會出現問題。今天市面上有大量疫苗,但大家信心不足,我們不妨回看幾百年來人類使用疫苗的歷史。
疫苗最早的記錄之一是源自中國十六世紀天花肆虐,康熙皇帝將天花病人的痘痂研成細末,吹入子女的鼻中,又刮點天花病人的傷口放到健康者的皮膚上,這種方法傳到非洲、土耳其和歐洲。當然,大部分人認為疫苗技術源於十八世紀英國醫生愛德華詹納(Edward Jenner),他目睹感染牛痘擠牛奶女工後免受天花折磨。
在十八世紀及十九世紀,軍隊勝仗與否往往取決於曾否感染天花。當英軍與加拿大陸軍作戰時,加拿大陸軍上萬士兵逾半感染天花,據說因為英軍將天花病人的物件送入敵軍。加拿大陸軍撤退令加拿大繼續成為英國殖民地,如今成為獨立國家。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命令從沒感染天花的士兵接種天花,這決定令他的軍隊對抗英軍時更健康。
疫苗對抗過各種疾病如黃熱病、狂犬病和白喉。有趣的是,1853年,英國強制接種天花疫苗,違者會處以罰款或監禁,因此,處罰拒絕接種疫苗的人並不罕見。到德國於十九世紀末強制疫苗接種時,感染天花數目大幅下降,反而鄰國奧地利沒強制接種,天花繼續有增無減。
雖然天花如今不復存在,但我們又像面對另一次天花問題,大家期待已久的疫苗終於面世,是否應該要強制大家接種呢?我不會反對強制疫苗,但我覺得根本不須這樣做,如果歷史教懂我們甚麼,就是人類從不會汲取教訓,我們是時候作出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