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及物流局長林世雄日前到電視城接受時事節目《講清講楚》訪問,焦點之一當然是網約車規管。當局在下個月會就發表報告,市民期望知道未來政策走向,商界一樣關心如何提升本地電召車服務水平。
規管網約車一度是各地政府的燙手山芋,主要因為的士行業是受政府規管,行之多年的運輸體系一部分。網約服務興起顛覆了原有的運作方式,怎樣重新定義召車服務,有民生、社會以至政治上的考慮,各地政府做法各有不同,由最開放的全面接納到一棍子打擊都有。本港則採取半打擊的做法,不過,隨著網約車平台有增加趨勢,輿論對現狀日益不滿,現狀相信很難維持。
按照最新形勢研判,的士行業對網約平台參與提供服務非常抗拒,部分業者用激進手法進行抵制。然而,客觀情況對的士業界似乎日益不利。
首先,輿情對的士業的批評日增,這個態度由傳統媒體到網民留言都呈現同一傾向;
其次,作為國際城市,在科技發展和網約平台服務提供相對優質的服務下,香港要如何國際主流說不,對本身發展有很不利影響,這點商界特別是旅遊業者深有感受;
再者,的士行業前景不明,影響自身發展,令行內出現新老脫節,承傳上面對的困難日增。
以上各種不利條件的一個客觀反映,就是的士牌價反覆下挫,市場力量說明資金對行業前景信心削弱。過去,的士業界透過立法會議員為行業代言,然而,行業的發展和優化似乎未能同步提升,造成與社會輿情的分歧日深。
的士是接待外來人士的最前線,可以形容是香港的衣冠。究竟是衣冠楚楚還是衣冠不整,不是一個行業的事情,還涉及整體的形象和競爭力。在很多爭議事情上,事緩則圓是應對的方式,當局為了社會穩定,過去一直維護的士行業。然而,隨著環境的改變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整個召車服務的制策已無法處理激化的矛盾,的士業界宜以更積極的態度面對,化危為安。當前矛盾激化的局面改變愈遲,付出的代價可能愈大,如何適應時代的召喚,這是政府和各持份者,特別是業界必急盡早面對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