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6-12-09 06:00:00

禮多斷捨離

分享:

又到年尾,往商務中心收信前,總得要準備一個巨型環保袋,把各大公關好友送來的聖誕新年禮物一一載下來。在行頭內,很多人十分着緊這些禮物,並非因為有幾名貴(其實「唔等使」居多),也不是甚麼limited edition奇特設計(很多特登設計一個「傳媒」版本,其實用料跟正貨差一截),而是不少行家視這些禮物為身份象徵。有人收不到某些禮物,會千里追魂call大興問罪之師;又有人會在ig或fb上貼相擺出一個禮物陣(例如相中有齊各大酒店送出月餅……嘩,一個人真的吃得來嗎?)

我和飛女從不苛求禮物,收到固然開心,沒收到也不「難過又羨慕」,反正要「法落」它們也非易事:有些「唔等使」的程度,令我們覺得轉贈都感到汗顏;就算送也要揀對象,除了是否適合他/她,還要保證公關們不會知道,免得有人會不高興……不過,我比較介意以食品作禮物,因為處理不當就會變大嘥鬼。最近行家J小姐收到一盒禮物,因為盒上沒標明是甚麼,忙碌的J以為是乾貨所以沒即時取件;隔了一個星期上商務中心取件……OMG,原來是一盒包得精緻的水果,因為包得很密實,所以沒有味道滲出,但一打開泡泡膠紙,已見到過半都腐爛了!所以各位公關大員,請你們盡可能在包裝上標明是「食品」,好讓大家「特事特辦」趕快取件! 一男一女兩個資深副刊記者,N年前一齊下海撈散,從此不想再受公司制度束縛。

adbl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