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型社會的發展,進一步提升大家對生活質素的要求。不同媒體經常發布各式各樣的生活潮流資訊與吃喝玩樂動態,物質享受不缺,各種資源也唾手可得。
以往人們但求三餐溫飽、有瓦遮頭,現在更多人嚮往「食得招積」、寬敞的居住空間,名牌更是不少人趨之若鶩,以顯身份的標誌。為追求更高的生活質素,人們亦會花更多時間於工作上,期望換來更好的收入。可是,當我們企圖用錢買時間和換取優質生活,許多時候卻反過來被錢收買我們的時間,降低了生活品質。房子變大了,但留在家中的時間卻少了;娛樂多了,靜下來休息的時間相應少了;胃口滿足了,飲食無節度卻賠上健康。同時,社會發展急速,每樣事情都要求快捷便利,「速食」,強調成本效益。在這種潮流下,很多舊事舊物就成為時代巨輪下的犧牲品,「慢功出細活」的傳統小店漸漸消失了。
追求理想的生活並無不妥,但如果忘記了追求的初心,忽略了生命中更重要的價值,就容易把簡單事情複雜化,陷入永遠無法得到身心靈滿足的輪迴。人們總喜歡在失去後才反思生命中甚麼是最重要的,兜了一個大圈,才發現簡單的事物才是最美!最幸福!最彌足珍貴!驚覺擦身而過錯失的東西,正正是我們一直苦苦追尋的。
原來,和親朋好友餐敘,暢所欲言,好好呼吸新鮮空氣,感受小店的人情味……這些看來簡單不過的事,其實並不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