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7-08-07 06:00:00

紅底

分享:

文字的威力真的很大,所以我仍非常享受每星期在本欄談談所思所想。不過,正由於文字威力之大,每一句都要小心,有時候就算是一個詞語、一個字甚至只是一個標點,都會有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對人的批評,尤其是大家還未真正了解這個人的時候……

一個詞─「紅底」,就將一個人的一生概括,無論做了幾多工作,「紅底」就成了這個人的全部。當然,「紅底」一詞的性質是好是壞,是可以辯論一番的。「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這種血統論是文革時極左人士用以排斥其他意見人士。今天有人用「紅底論」很有相同意味。古今中外,愛國何曾是負面呢?如果想形容一個人愛國,為何不索性用「愛國」又或者「非常愛國」來形容這個人呢?反而要用「紅底」?

大家都明白,這種隱藏了喻意的筆觸,是帶有諷刺意味。紅色的「底」勢,那表面又是甚麼顏色呢?而這種看似有意無意的定性,是完全忽略了當事人的工作能力和熱誠,是扣帽子的打壓手段。轉一轉方向,今次同時有泛民中人入局,我倒見不到鋪天蓋地的政治打壓、沒有人以其濃厚的政治背景作切入點攻擊、沒有人說甚麼綠底鴿底……這是基本的尊重,但並不是對別人的尊重,而是對自己的尊重。因為,在政治上、政策上有不同意見不要緊,日後交手或辯論的機會多的是,但只是一個人名就換來惡意的批評,實乃沒有氣量的表現。

我重申,只要是合情合理的,我們都應該批評,特別是對官員,更要不留餘地。正如勞福局的新副局長徐英偉(圖右),沒有做足功課,連記者有關勞工政策的ABC也答不到,就確實需要公開「打PAT PAT」……至於還未正式上場,甚至連話也未說多句的,大家是否應該給予一點公道而理性的空間呢!

adbl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