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9-04-02 06:00:00

總統選舉前的焦點

分享:

台灣總統大選雖然明年一月舉行,前期的鋪墊已經開始。民進黨蔡英文和賴清德已經宣布參選,那邊廂國民黨王金平與朱立倫亦表態角逐。如今的焦點,是剛當選高雄巿長的韓國瑜會否也參選,其中的關鍵,是國民黨會否「徵召」韓出來。這是台灣總統選舉的一個焦點。
 

韓國瑜近來風頭正盛,除了可能參選總統,這幾天更是台灣另一宗新聞的話題人物。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指中天電視新聞台「報道特定人物比例過高」與「新聞不實」,重罰新台幣100萬元。所謂「特定人物」,其實就是指韓國瑜;可就在同一天,中天新聞在五分鐘之內,連續播出20條關於韓國瑜的新聞短訊,顯然是不服氣。

播放某人的新聞多或少,這是電視台的編採自由,外人難以置喙,多元社會便是這回事。就像美國,被認為支持特朗普的Fox News和反對特朗普的CNN各有擁躉,合眼則看不合則轉台,觀眾自主決定。倒是到了兩黨全國代表大會有了正式候選人後,傳媒在這裏的把關就緊得多。1988年美國總統選舉,有關共和黨老布殊與民主黨杜卡基斯選戰的電視新聞,播放長度相差不遠;報章上的兩人新聞,字數亦差不多。當然,報道內容是沒有限制,媒體各有各寫,這些是管不得。

在NCC重罰中天前幾天,台灣大學和政治大學,都發生與中天新聞有關的爭論。台大有學生呼籲飯堂電視禁播中天新聞,政大則是有學生指校外人進入飯堂,把電視頻道設定中天新聞。台大學生會會長認為禁播等於限制言論自由,並不可取,最後議決看甚麼由學生決定。政大的情況是另一種,據學生說,每天早上有校外人進入飯堂,把電視扭到中天新聞。

大學校園這兩樁事件加上NCC重罰中天,這還未計北京的取態與言行,誰都能夠預料明年台灣大選的激烈程度。若是加上民進與國民兩黨的內爭,不必等到投票選舉的一天,台灣社會的一舉一動,現時已是極有關注價值。這當中,韓國瑜必然是焦點人物,至於傳媒與政府之間的互動,也是另一個觀察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