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9-09-05 05:15:00

美兩派合流戰北京

分享:

特朗普對美國自由派傳媒沒有一句好說話,只要看他的Twitter就知道,讚好的報道,十之八九是支持他的霍士電視台;被他狠批的,電視以CNN為主,報章則是《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兩份。特朗普用的字眼很簡單,一句「假新聞」(fake news),就把話說完。
 

自由派傳媒對特朗普不滿,源於覺得此人行事乖張,置制度與程序於不顧,失去美國總統應有的身份和作為。再者,意識形態上,他們對特朗普亦看不過眼,《紐時》發行人沙茲伯格撰文與特朗普火拼不止一回。至於《紐時》其他評論專欄,特別於內政而言,對特朗普從不留情,成為這份美國第一大報言論版的一道風景線。

不過,這一情況開始有所變化。最近大半年,自由派媒體陸續出現支持特朗普以更強硬手段對付中國的聲音。雖然仍有人質疑特朗普發動貿易戰損人不利己,但在中美人權和意識形態範疇的對撼,已經湧現贊同特朗普的勢頭。
 

最新一篇是《紐時》專欄作家科恩的文章《Trump Has China Policy About Right/選擇對抗中國,特朗普是對的》。科恩寫了十多年專欄,是自由派一支健筆,可是這篇他表達了對特朗普的支持,並說中國問題在明年美國總統選舉是大事(China will be big in 2020)。科恩文章足以闡明一項事實:美國自由派在中國問題上出現與保守派合流的情況。明年共和黨抑或民主黨人誰要當總統,其中一項先決條件,便是要在選民面前,顯示對北京的強硬姿態。

美國政壇和傳媒的自由派,曾經是北京的支持者,追溯此事,可以早至七十年代初。到了近年,中美之間在多個領域直接衝突,自由派政客大幅調整對中國政策。至於傳媒,從駐中國記者發回來的報道可見,焦點在於揭示中國人權情況惡化。未來兩派合流的現象將會越來越多,這樣,特朗普更不可能從現時的對華態度軟化下來:因為論及意識形態,民主黨人比他強硬得多。這一點,便是科恩所說的,明年大選中國因素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