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女王伊利沙白二世駕崩。她雖然只是英國和英聯邦的元首,但卻得到世人尊重,人氣一時無兩。這就值得研究為甚麼?
我讀小學和中學時,跟很多同輩有同樣感受:班房中央掛著英女王照片;電台每天啟播和停播時,也會播英國國歌;新聞經常有英國消息;日常生活中,也接觸很多英國色彩的東西。但即使對著她的照片上課一百年,每天像祈禱一般聽英國國歌,我們也不會喜歡她。一來因為我們是被逼接受的,而不是讓我們自由選擇;二來因為那時英國在香港仍是殖民地統治的手法居多,誰會喜歡?
後來校方還說,英女王信上帝,所以聖經也是校內必修科(但不一定要合格)。結果,我在聖經考試時交白卷。
我唸的是官立和「番書仔」學校,但官方的洗腦工程在我身上不能奏效。相反,我還專門找大陸的書看,理由很簡單,就是因為官方不鼓勵,學校禁止;你愈禁止,我愈要看;你禁止我在校內看,我就在校外看,吹咩!
1967年左派暴動(左派稱「反英抗暴」)後,英國改變治港政策,開始改善民生,十年建屋計劃,九年免費教育,建立警民關係科,引發普羅大眾的良好願望。但香港人對英國和港英政府仍沒有多大好感。關鍵是後來港英政府稍為開放一些政治空間,英女王兩次訪港大搞「親民騷」,柔性管治才漸有成效。
左派說這是「懷柔政策」,於是提出「反腐蝕,反懷改」,還說英國知道必須撤出香港後才給香港一點民主,都是假仁假義。不過,即使英國另有圖謀,爭取香港民心來跟北京討價還價,但它畢竟順應了港人的要求。英女王在英國和英聯邦事務上,也嚴守不干預的原則,只當精神元首算了。結果,這就發揮了「欲擒先縱」的效果,不抓緊王權,反而得到更大的實際影響力,還得到世界民心。
她逝世後,不少港人前往英國駐港總領事館悼念,普遍讚頌英女王親民,沒架子,和善。相信他們都沒有親身接觸過英女王,這也不是「戀殖」,而是因為他們不期然地輻射到今天,還在寬鬆與強硬、人氣與王氣之間作了對比。今天到底是人氣重了還是王氣重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