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3-01-18 04:31:47
日報

萬湖會議

分享:
萬湖會議

萬湖會議

早前看了一齣名為《萬湖會議》的德國劇情式紀錄片,講述於1942年1月20日在柏林西南部的萬湖區的一個別墅舉行,一個納粹德國官員討論「猶太人問題最終解決方案」的會議。在短短90分鐘的會議中,確定了大規模屠殺猶太人,使猶太民族徹底滅絕的方針,導致最後死於大屠殺的猶太人高達600萬人。

準備這個會議的是納粹德國黨衛軍中校艾希曼(Adolf Eichmann),他後來成為了組織和執行「最終方案」的主要責任人和組織者,戰後遭以色列特務逮捕,公開審判後絞死。旁聽審判的哲學家漢娜.鄂蘭在《艾希曼在耶路撒冷》(Eichmann in Jerusalem)一書中認為艾希曼是個遵從命令的官僚,他所體現的不是「極端的邪惡」,而是「平庸的惡」(The banality of evil),令他「聲名大噪」。儘管後來不少學者指出艾希曼是個反猶主義者和終身忠誠的納粹分子,只是在審判中故意塑造一個不帶個人思想的官僚形象。

片中負責主持會議的國家安全總局局長、黨衛隊第二把交椅海德里希(Reinhard Heydrich)彬彬有禮、談笑風生,談笑間便決定了歐洲1,100萬猶太人的命運,而其他與黨衛隊有關以及經已執行過屠殺的領袖都傾向不問是非、刻意迎合。相反,來自司法部、內政部、總理府的政府官員則大都良心未泯,嘗試從戰爭需要、經濟、後勤、執行、法律、其他替代方案等角度,盡可能押後執行「最終方案」。

最諷刺的是,設立滅絕營與毒氣室竟成為了各方妥協的結果:領袖們發現很多人在執行集體槍殺後,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因此興建滅絕營與毒氣室諷刺地竟是「人道」的結果!同時滅絕營不用浪費子彈,也不存在收容問題,猶太人經火車大規模移送後便可立即消滅並加以處理,符合各方的「實際需要」。

adblk7

《萬湖會議》展示出一個國家如何在暴行發生80年後的今天,懺悔過去的真誠與可貴。

adblk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