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歷三年疫情,如何為本地經濟注入復甦動力,成為本屆政府一大課題。當中,如何「搞活」夜經濟成為最近社會的焦點熱話。香港之所以譽為「東方之珠」,與本地璀璨的城市夜景,以及其代表着的晚間經濟活力,有着不可劃分的關係。如今,縱使本地社會已脫離疫情陰霾,全面「復常」,眼下所見的夜間光景,與往日人頭攢動、熙來攘往的景象,似乎仍有一大距離。箇中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是基於夾心階層以及基層市民的收入增幅不足,導致「夜市」主要消費群體的消費力下降,形成供應需求共同收縮之故。
香港2023年首兩季的GDP增長僅為2.9%及1.5%。宏觀經濟疲弱,市民的可支配收入同時也減少。然而這也只是問題的其中一個成因。有論者認為,香港過往經濟架構及政策導向,以「涓滴經濟」(trickle-down economics)為主──透過為個別高增值產業的投放,讓所創造出的財富可惠及中基層。於過往奉行自由市場主義的香港,受國際經濟利好的環境所帶動,此舉尚可稱得「聊勝於無」,但是早已有意見指出,這套做法無助給予普羅市民幸福感與獲得感。如今國際社會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經濟發展愈趨不明朗,香港作為高度開放型的經濟城市,市場環境亦受波動影響。在這情況下,「涓滴經濟」供以下滲的財富將會縮減,有關注會否走向「贏家全取」(winner takes all)模式。中基層市民未能分享經濟成果,卻只見生活成本日益上漲,自然寧何「勒緊褲頭」,「慳得就慳」,又談何外出夜逛,支持夜經濟?加上周邊地區物價不比香港高,但於質素上、服務上、特色上,與本地經濟可分秋色,變相競爭更大。需求下降,就自然供應縮減。如是者店鋪愈來愈早關門,甚或是捱不過去,止蝕離場。
因此,要「搞活」夜經濟,便需思考如何可提高中基層市民在發展成果的參與分比。我們要香港市民有「獲得感」、「幸福感」,便需思考我們應如何支持普羅大眾的生活需求。一方面,我們要推動增長措施,務求香港經濟發展能保持穩定向上的勢頭。另一方面,我們在經濟政策層面上,有甚麼方法可支持本地中基層,以及香港青年的生活及發展需要。當市民的經濟能力提升起來,本地需求增加,相信夜經濟亦將自然再次蓬勃。
余衍仰 HY
新民黨青年委員會政策小組組員,目前於銀行工作,對探討國際時事深感興趣,很喜歡一句話:「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