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時候,接受了一間電視台的訪問,訪問短短數分鐘,談寫作。主持人非常專業,製作團隊合作無間,整體氣氛融洽,訪問的內容亦不艱深,盡是些蜻蜓點水、點到即止的問題。反而是我個人過分緊張,自亂陣腳,回答得一塌糊塗,苦了主持人聽得一頭霧水之餘,還要努力地演繹和解讀我的胡言亂語。
說來慚愧,自己明明參與過不少此類訪問的製作。只是那時多是在鏡頭之後,現在角色轉變,成了被訪者,竟如斯失態。也是到現在才真正知道在鏡頭前說話是一件殊不簡單的事情。
有些問題那時答得不清不楚,有點耿耿於懷,好像誤了觀眾一般。不過作為寫作人有個好處,就是讓我能在文字中再說一次,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問︰寫作是甚麼?
答︰很多先賢學者、作家談過寫作,我無法與他們作比擬,所以不打算拋書包或說一些晦澀難懂的道理。直白一點,寫作對我來說就像獨個兒上山,山路有時崎嶇峻峭,有時柳暗花明,也有山窮水盡或絕處逢生的時候,最初𨄮幾個觔斗是在所難免,最壞的情況是遇到兇猛的異獸,命喪旅途中,文章也就寫不下去了。但如果尚餘一口氣,能堅持到下山,好好歹歹,一篇作品就在這樣的過程中得以完成。至於當中的成、敗、好、壞,在這時候也已經脫離作者的手,要由讀者來決定了。
至於對登山者來說,最需要克服的是甚麼?由於篇幅所限,不便發表太詳細的論述,還是我非常敬仰的文學作家潘步釗博士說得好︰「寫作最需要的還是要耐得住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