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供市政服務(重組)條例草案》於1999年12月初恢復二讀辯論。經過差不多24小時的首日辯論,議會於會議翌日的中午過後就「法案予以二讀」的議案進行表決及通過,繼而進入委員會審議階段,逐條審議法案所有條文。正如上文所述議員是須要在會議之前提交他們預備動議的修正案,所以政府是事先得知及有足夠時間準備對應。
通常來說,位於條例草案前列的條文都是沒有爭議性,沒有任何修改的提案。富有爭議的條文何時出現大家一目了然,通常來說進入委員會審議階段,會有一至兩小時的「空檔」,大多數的議員會把握這個黄金時機外出處理個人事務。而在當日正值午膳時間,所以相當數目的議員相繼離開。
提供市政服務(重組)條例草案的第三條是沒有爭議的敍述性條文,文本如下:「《臨時區域市政局條例》(第385章)及《臨時市政局條例》(第101章)以及所有根據該等條例訂立的附屬法例現予廢除。」
政府於事前並沒有收到議員對這條文的修改動議,同時沒有意識到有議員會反對這條文,因為保留兩條原有的條例完全否决重組的基本目的,亦等於否決整條條例草案。
面對這個突然出現的危機,我的對應是盡我最大的努力確保有足夠在座議員支持通過這條文,這是我的職責所在。所以我調動所有同事個別接觸外出的議員,請求他們立即趕回投票支要持。而我自己就負責爭取時間。但因為我的發言只能止於條文敍述的內容,不能天馬行空地旁及任何其他課題,我只有把眾人皆清楚的道理去解釋保留條文的必然性及重要性。但在尚未有足夠支持票數的情況下,我不能停下來,所以只有採取不同的方式表達相同的意見,但同時又要避免議會主席以我超越討論範圍而阻止我發言,吃力不討好。當我發言四十五分鐘後感到無以為繼,可幸得知終有足夠的支持議員在座,危機解除。
大家對於拉布的認知就是議員利用議事程序去延遲或押後他們反對的議案,手法包括動議中止待續、要求點人數, 提交大量基本相同但在細節有些微不同的修改條文草案,甚至通過行動衝擊議會的正常進行。我當時在議會的行動,無擬是拉長了辯論時間,但目的是確保條例草案得以完整通過,並非惡意阻撓通過草案,與拉布的分別是清楚及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