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一星期,人人對新冠病毒變種聞之色變,但大家還記得Delta變種也曾這樣令人恐慌嗎?
那次變種於2020年底出現,於今年中命名為Delta,於8月傳遍世界各地,據說比之前變種傳播快30%至40%,令所有應變措施不得要領,如今Omicron變種一旦適應宿主也會迅速傳播。
病毒不斷變種的原因複雜,當一個人受感染,病毒會自行複製,像我的子每次用影印機打印的複製品跟原版有點差異,這道理放諸全球所有生物皆準,因此有些烏龜的頸比同類長,有些長頸鹿比同類高。當複製品無法適應宿主就會淘汰,若比原有版本更能適應即有機會取而代之。
加拉帕戈斯島長頸龜因為更易伸脖子覓食,漸漸取代原有脖子較短的同類,再繁殖出脖子更長的龜。萬一這些烏龜洐生出脖子太長的變種,到時可能會因為頸痛而漸漸絕種。
新冠病毒的原理也一樣,當越來越多人感染,病毒複製次數越多,有些複製得更差,有些複製得像Delta變種更強,而Omicron可能是更強的變種。
唯一杜絕變種的方法是要全球攜手停止感染,單靠一個國家這樣做不能成事,因為病毒無需護照也能通行全球,但要靠各國齊心實在是奢望,像非洲只得約6%人口接種疫苗,意味當變種出現時,仍會有很多人感染。何況這現象不是非洲獨有,所有感染率高的國家會令變種一發不可收拾。
我們正在見證達爾文「適者生存」的理論,老實說,Omicron變種可能已無處不在,只差是否已經公布出來,這就視乎每個國家的檢測能力及透明程度,因為一旦公布了就可能受旅遊限制。中國剛宣布向非洲捐贈10億劑疫苗,希望類似行動陸續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