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剛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重點集中於經濟及產業發展,並且調整一些稅項以增加收入,在紓解民困及社會福利服務方面著墨不多。面對龐大財赤,可以理解政府必須謹慎處理公共開支,但隨著本港人口高齡化及服務需求有增無減,例如長期照顧服務、精神健康、支援照顧者及特殊學習需要兒童等,政府仍須持續關顧弱勢社群,適時投放資源。
社福界特別關注政府進一步推行「資源效率優化計劃」至2026/27年度,各政府部門需要每年節省經常開支1%。雖然節流措施不影響綜援及公共福利金計劃,但可能會影響其他支援弱勢社群的社會福利服務。政府及民間團體發表的貧窮報告均顯示香港貧窮情況仍然十分嚴重,基層巿民和弱勢社群對福利服務的需求殷切,近年更出現不少與照顧者相關的家庭慘劇,故政府在考慮削減資助前,須先與業界商討和評估對服務的影響。
另一方面,政府今年內檢討「二元優惠計劃」及「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這兩項計劃均有一定的社會價值,前者提高了長者和殘疾人士外出消費、社交以至就業的動機,減少社會孤立、促進共融;後者大大紓緩基層勞工的交通開支,鼓勵跨區工作,有助改善勞工不足的情況。政府作出檢討時,必須兼顧相關社會效益和巿民期望。
此外,還有一些服務有待投放資源改進,例如兒童住宿照顧及相關服務,當中以「強化人手配置」和「引入專業支援」最為迫切,包括增加前線照顧人員、社工、保健員,以至聘請專業人員、購買專業服務或設備,從而提升服務質素。期望政府在未來財政狀況許可下,能夠撥備資源,讓兒童得到妥善照顧。

政府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