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忽然放人,劉霞可以出國,都真係鬆一口氣。但係,如果咁樣就認為「北京聯德(歐)抗美」有睇頭,咁就真係時機錯晒。
咁真係要由盤古講起。查舊年侵侵上台之後,佢嘅對中政策,有一個重大的轉變,即係由過往同北京「又砌又傾」的政策,變成全面打壓。咁重大嘅轉變,直情係破壞了過往幾十年由改革開放而來(雖然八九六四之後有一段轉折)西方同北京的默契及操作,咁響歐洲佬來講,係幾驚訝。
歐洲佬之對中政策,好多人都知係經貿為主。商家佬要經貿,政客當然會配合。但係,歐洲有唔少選民,仲希望自己之政府,唔可以一味睇錢。佢地覺得,歐洲政府有責任去迫北京改善人權狀況。咁樣慢慢地,歐洲大國之對中政策就有「人權」呢個元素。即係每次歐洲佬同北京傾嘢,點都要傾「人權」。咁北京又會識做,放一兩個人權鬥士去海外,滿足了歐洲佬的需要,而歐洲佬又可以向選民交差,之後大家繼續做生意。
咁呢個世界好多嘢都係雙向嘅。近幾年北京覺得自己實力強咗,唔需要同歐洲佬玩呢啲遊戲,而且又搞one belt one road,唔使靠歐洲佬一樣可以擴大影響力,一於將異見者繼續收監。另一方面,侵侵政府唔單止唔玩呢啲遊戲,仲一於唔理你北京之人權狀況,即係話北京放人唔放人,拉邊個放邊個,侵侵都唔理。咁北京想借放異見者來換取美帝放鬆政策?No way。
然而,歐洲部分old seafood政客覺得,侵侵之對中政策只會造成災難,想延續過往政策,同北京繼續engage。如果北京識做釋放異見人士,咁歐洲就可以抗衡侵侵對中政策之輻射後果。所以,如果北京真係響農曆新年前後放劉霞,咁樣又撞正德國選舉,確係有助肥默繼續原有之對中政策,咁樣對歐洲同北京都有利嘅。
問題係,北京嗰時又唔知點解唔放。好啦,肥默依家選完唔係好掂,內政被聯盟政黨夾爆,另外成個歐洲之反中浪潮好犀利,肥默亦唔可以唔理。於是,依家就北京放咗人,肥默都冇能力扭轉番,由侵侵帶起席捲到歐洲的反中政策及浪潮。老實,依家肥默仲敢唔敢公開講德中友好呢?就算心裡面想,一定講唔出口。萬一佢心裡面唔想呢?唔好忘記,德國為了劉霞出國,真係搞咗好耐!
另一邊廂,英帝內閣換人,首相May姐依家要靠親歐派撐住個局。親歐派大哥之一係肥彭。肥彭就響May姐內閣之脫歐部長及外長辭職之時,要求外相要睇香港人權,呢封聯署有三十個保守黨國會議員簽名。言外之意,若May姐要取得親歐派支持,呢三十個議員嘅訴求:英國要關注香港人權的狀況,就要識做啦。
外交嘅嘢,真係時也命也。時機一過,返唔到轉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