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6-02-23 12:30:00

錢罌與硬幣

分享:
(照片由作者提供)

(照片由作者提供)

上星期談及新年可替孩子開設兒童儲蓄戶口存利是錢,恰巧消委會應合新年時節,比較了十間銀行之條款,並於長假期後發表,可供爸媽作參考和選擇,主要需留意的是,不同銀行所訂明兒童戶口的年齡上限規定、開戶要求如首次存入款額、日後之最低存款要求、利率、分行分佈、提存方式、行政收費等。

該十間銀行,其一般成年人戶口都設有最低結餘金額要求,不過當中有七間的兒童戶口不設最低結餘限制,另有兩間會個別豁免18歲以下人士的服務費。但有餘下的1間銀行條款列明,如特定兒童儲蓄戶口結餘低於最低結餘金額的$5,000,銀行會收取每月$50服務費。爸媽為孩子開戶時,不可只著眼於迎新禮品或現金回贈優惠,必須仔細留意當中的條款及細則,尤其若會經常提存和動用戶口,便必須加倍留意有關條款,如被每月扣去$50服務費便實在不值了。

adblk6

培養孩子的儲蓄習慣,並非單靠年年一筆利是錢,日常儲蓄也需重視。一個錢罌之象徵意義就是積少成多,香港幾代人的傳統,習慣用投幣款式的錢罌。這尤其對探索期的幼兒重要,每日由幼兒親手投入一兩枚硬幣,抱著錢罌搖出清脆聲響,能長期刺激感官和記憶,使幼兒更容易養成儲蓄的習慣。我們教導女兒要餵她的叮噹錢罌吃「大餅」,現在她會記得每天主動去進行這件事。不過,這樣地數月至一年下來,自然會儲了大量「大餅」、「散銀」、「神沙」,如今銀行騰出閒情招呼客戶數硬幣存戶口,已變成需收費的額外服務,消委會指出10間銀行均會向存入大量輔幣的客戶收行政費,兒童戶口沒有例外。不同銀行對首30枚至500枚輔幣豁免收費,餘下的輔幣按照金額徵收2%收費,或每包(50枚為一包)收取$3或$5服務費,設最低收費為$15或$50。

想到的解決方法有三:一,由爸媽充當銀行,把孩子的硬幣兌換為紙鈔,但家裡就經常永遠有一堆用不完的硬幣。二,帶同孩子前往金管局硬幣收集計劃的全港流動停泊的「收銀車」,每次兌換上限是十公斤的硬幣。三,光顧家居附近的小商舖時,問問舖頭負責人是否需要兌換硬幣,市面有某些小舖會鬧「硬幣荒」,但例如報檔常遇硬幣過多的問題則不宜打擾。上述以使用「收銀車」最為乾淨俐落,謹記這三個做法必須讓孩子一起參與,將開啟錢罌視為一件隆重的親子活動,培養儲蓄價值觀,並以免孩子傷心地誤會其儲蓄被殘忍收歸「國庫」!

adblk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