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彈又稱子母彈,屬大殺傷力武器。它的設計是在母彈內放置多個較細的炸彈,「母」彈射中目標後,會透過自身的爆炸,把攜帶的「子」彈射到身邊周圍的地方,散開分別爆炸。這樣可以擴大被炸的範圍,對敵方造成更大傷害。
由於集束彈攜帶的「子」彈多,常有部分(一至三成)未有即時爆炸,會禍延戰後,令非戰鬥人員也可能受到傷害,殃及平民,所以聯合國在2008年推動世上大部分國家都簽署了棄用集束彈公約。美俄雖沒有簽,但歐洲有些國家是有簽署的。
因此,美國今次決定為烏克蘭提供集束彈,在盟友間是有異議的。美國不惜被指不人道,也要犯眾憎,讓烏克蘭使用這種大殺傷力武器,估計有幾方面的考慮。一是美國的常規武裝已用得七七八八了,而製造能力又追不上前線的消耗量,唯有把「違禁品」也拿來用。二是為了清庫存。美國的軍用倉庫裡有很多快滿有效期的集束彈,若不及時使用,就得報銷,白白浪費,不如拿來供烏克蘭用,或者多少可以換到一些回報。三是烏克蘭的夏季大反攻遇到阻力,面對俄軍的地雷陣,縱深的防禦工事與火力上的優勢,烏軍的攻勢似乎進度緩慢,唯有出動這種大殺傷力武器,希望可以扭轉戰況,讓夏季攻勢多少有點可以見人的成績。
烏克蘭不願意與俄羅斯坐下來談判,原先是因為相信自己有能力憑軍事力量回收被佔領的土地,包括克里米亞。然而,莫說克里米亞,連頓巴斯與克里米亞之間的俄羅斯新佔領土地也無法收回。烏軍要完成原訂的戰略目標,看來仍遙遙無期。
形勢令烏克蘭必須退而求其次,即使無法收回整塊在今次戰爭中失去的土地,也要爭取打通一條通道可從烏克蘭內陸到亞速海,以免亞速海變成俄羅斯的內海。這樣,烏克蘭就可以此標榜夏季攻勢的成功。
問題是要維持一條四面受敵的通道成本甚高,若果最後被逼放棄,烏克蘭就會連少許象徵性的勝利也保不住。這將對烏軍士氣有很大損害。
因此,我預期烏克蘭若真的可以在夏季攻勢中取得一點甜頭,將更願意在談判桌上坐下來,以透過談判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
不過,如果烏克蘭在集束彈的幫助下,也沒法在亞速海邊重奪一個出海口,那烏克蘭就得接受俄羅斯不會輕易被打敗的現實,唯有透過談判桌上的較量,希望多少可以為烏克蘭保住一些尚未失去的利益。
現實是這場仗打下去對烏俄都不利,當雙方都接受沒法靠戰爭手段達標的時候,和談就成了不得不接受的解決方案。現在,集束彈也已經出動了,難道下次打算出動核武器?不然的話,唯有坐下來談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