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閱讀一本關於民國初期文壇歷史的書,作者把五四時代至北伐(1926至1928年間,國民黨領導的國民革命軍向北洋軍閥發動統一中國的內戰)前定為中國新文藝的啟蒙時期。在我們了解的五四運動中,其中不乏如胡適之、傅斯年、徐志摩、朱自清等新文學家,但也有我們不太認識的如優雅的女作家陳衡哲等。這些所謂革新派要面對當時八股文的文學傳統,縱使後來有所謂鴛鴦蝴蝶派的唯美文章,仍敵不過現代白話文的洗禮而被新文體超越或取代。
當我看這些文學歷史時,便令我想及的是現在社會真的需要革新。但觀乎現時世界局勢,似乎越來越多右派或狂人上場,那不是革新,也不是革命,而是走回頭路或獨裁統治。又如香港要選舉新特首,這些候選人是否有革新的心態,抑或蕭規曹隨,又或只聽命中央而沒有半點革新的心態?!一個國家或地方若走回獨裁的路,那是多麼的可怕啊!以往的蘇俄及中國等共產主義地區豈不是已提供了足夠的嚇人事例,我們又怎可以走回舊路呢?中國文學界曾闖出了新的文藝啟蒙時代,那麼政治上又能否有所革新呢?
然而革新不等如革命,革命可以叫多人送命,就如法國的大革命或中國的文化大革命(其實這是以革命為名的運動)等。若果香港要搞港獨革命,則也可能要人送命才成。所以,我不主張港獨,但不表示這看法沒有市場。
同樣,在社會上的少數族群如性小眾,我們要革新一般人或保守人士的思想,就是要打破他們僵硬的思維,便如新文化運動中要把八股文驅走那般艱難。中國歷經女性纏腳布的苦痛,最後得以鬆綁;如今同志要走出人所謂倫理道德的枷鎖,也是要經歷萬千苦劫才有機會闖出一條生路。當同志婚姻在台灣及各地要立法時,引來的反對和噓罵聲真的不少,但問題是婚姻是否只成為異性戀者的專利;一提婚姻便無得傾呢?!在這個時代,我們需要革新的思想,但不少要革人的命,分別只在於我們是否願意和衷共濟,抑或要獨霸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