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訪加德滿都,最強烈的感受是交通嚴重擠塞。這除了因為路窄車多之外,駕駛者漠視交通規則也是重要原因。
在加德滿都第一天上午,我安排了與副總統會面。從酒店到副總統辦公室,距離不到兩公里,走路只需20分鐘;乘車前往,卻花了足足一個小時。酒店門前是一條很窄的雙程路,每個方向僅容得一輛汽車通過。偏偏有一輛汽車泊在路上把一邊馬路堵住,司機不在車上;後面來的汽車不理三七二十一,開到馬路的另一邊去越過它,對面來的車輛卻不相讓,於是另一邊馬路也給堵死了。就這樣,整條路的交通癱瘓了十多分鐘,阻路汽車的司機才出現,若無其事地回到車上把車開走,接著來了一個交通警員到場指揮,兩邊的車龍才慢慢開動。
後來我發現,這樣的情景是經常發生的。
除了加德滿都,我的行程包括佛教聖地藍毗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的奇特旺國家公園,以及尼泊爾第二大城市博克拉。我從加德滿都乘內陸機往藍毗尼,其他行程都乘汽車。從藍毗尼到奇特旺是137公里,車行了三個半小時,雖然途中有不少路段路面破爛,行車像跑馬,但總算沒有意外。翌日從奇特旺往博克拉,卻沒那麼順利了。
博克拉距奇特旺152公里。司機說,行車時間估計最多四個鐘頭。我們早上七時半從奇特旺出發,預算中午前便可到達博克拉吃午飯。誰知車行了大約一個小時,便被堵住了。望向前方,在繞山而走的蜿蜒的公路上,車龍綿延不斷,看不到盡頭,光是重型卡車便有上百部。如果不是趕路,或會覺得是很值得觀賞的奇景。沒有人知道前面發生了甚麼事;司機們都下了車,蹲在路旁狹窄的空間,三五成群,聊天說笑,沒半點焦急的表現。顯然他們已習慣了這樣等候。當司機們返回車上,車龍開始慢慢向前蠕動時,我們已等了兩個多小時。
塞車當然不是尼泊爾獨有的問題,但在那裏特別嚴重。從正面的角度看,路上有很多車輛行走,是經濟繁榮的表現。不過,人們在塞車中浪費的大量時間,是很沉重的社會成本。當地人的態度似乎說明,他們對政府解決問題的能力沒有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