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直播的記者會,聽進耳朵的一字一句,難以相信人們曾經自豪的鐵路集體運輸系統竟然落得如此禮崩樂壞。朋友在WhatsApp群組留下「沉淪」二字;這兩個字,許是香港社會在剛過去的星期二下午的共同心情。
地下鐵路與九廣鐵路,前者相對於後者是新事物;也是地鐵,把地底變成快速運行通道。七十年代地鐵施工挖空半條彌敦道,路旁店舖門前工地圍板的宣傳口號是「香港地下鐵 為你而建設」;之後口號改了,但原意仍在,「地下鐵路 為你建造」。老街坊或會記得,地鐵動工那時生意不易做,行人擠在狹窄的道上摩肩接踵,可是再苦也默默承受下來,等待着地鐵在門前穿過的日子。
到了地鐵通車,令那年代的香港成為區內先進城巿。快捷便利,轟隆巨響,白色車廂飛快開進看不到盡的隧道,轉眼間把人送到城巿的另一端。先前的「做不到生意」和「行人路擠迫」抱怨,迅速被擁抱清潔明亮的新型交通工具熱潮甩在一旁。香港巿民確實難得,吃苦在前,影響生意出入不便塵土飛揚,在「我」和「我們」之間作出了取捨。因此,必須記住,地鐵的輝煌歷史,是巿民以自己作為代價,不是從天上掉下來。
當地鐵與九鐵合併,不管地下地上都叫「港鐵」,一個大到不能倒的公司取而代之,這也是一個大得不易監管的巨型企業。星期二下午的記者會,人們必會震驚於當中提到的具體內容,那一刻,只要對香港過去半世紀歷史有點認識的都會憤怒,事件透現出來的管治和監督差勁,政府高官到港鐵高管,把全港上下胼手胝足構建的誠實和信任香港精神,幾年之間耗得所餘無幾。高官問責下台,港鐵大幅重組,這只是重生的第一步,沒有這一步,以後一切都難以說服社會,中間絕對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否則何以令民眾吞得下這一口氣?
至於新自由主義在香港也應該是時候認真檢視。政府的管治,企業的監管,雖然毋須從這一端回到另一個極端,但是政府與民眾契約怎樣實踐執行,社會740萬人的期待,今次事件之後,肯定與以前不一樣。